[实用新型]一种断指患者用多功能筷子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43048.1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8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吴美娟;周明霞;周荔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47G21/06 | 分类号: | A47G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指 患者 多功能 筷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断指患者用多功能筷子,包括左筷体和右筷体,左筷体和右筷体前端均连接有一个筷头,左筷体和右筷体两侧面连接有夹持受力件,左筷体和右筷体相邻面通过弹力圈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断指患者用多功能筷子,根据患者手指受伤程度,连接适用于患者的夹持受力件,将筷头连接于左筷体和右筷体前端,患者在使用筷体时,其弹力圈对其左筷体和右筷体提供弹性夹持力,降低了患者使用时的难度,该筷子能够适用于手指残缺的患者,便于患者更加便捷的使用,提高了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断指患者用多功能筷子。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所生产和使用的筷子,往往都是由两根独立的筷体组成,而儿童用筷子会使用到将两根筷体铰接连接,便于儿童的使用,然而在这些筷体中,缺少针对断指患者使用的,使其断指患者在使用用常规筷体时,由于缺少局部手指而使用起来极为的吃力,不便于患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断指患者在使用筷子时使用不便且费力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断指患者用多功能筷子,根据患者手指受伤程度,连接适用于患者的夹持受力件,将筷头连接于左筷体和右筷体前端,患者在使用筷体时,其弹力圈对其左筷体和右筷体提供弹性夹持力,降低了患者使用时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断指患者用多功能筷子,包括左筷体和右筷体,所述左筷体和右筷体前端均连接有一个筷头,且左筷体和右筷体两侧面连接有夹持受力件,所述左筷体和右筷体相邻面通过弹力圈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筷头为圆柱筷体或为勺子状。
进一步的,包括筷头尾端与左筷体端部螺纹配合连接,筷头尾端与右筷体端部螺纹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夹持受力件通过卡嵌块卡钳于左筷体或右筷体外侧面开设的卡槽中。
进一步的,包括夹持受力件由卡嵌部和受力部构成,所述卡嵌部端部设有卡嵌块,且卡嵌块与左筷体或右筷体外侧面开设的卡槽卡嵌连接,所述受力部为圆环套圈或弧形防滑垫板或平面防滑垫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断指患者用多功能筷子,根据患者手指受伤程度,连接适用于患者的夹持受力件,将筷头连接于左筷体和右筷体前端,患者在使用筷体时,其弹力圈对其左筷体和右筷体提供弹性夹持力,降低了患者使用时的难度,该筷子能够适用于手指残缺的患者,便于患者更加便捷的使用,提高了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左筷体和筷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筷体,2.右筷体,3.筷头,4.夹持受力件,5.弹力圈,6.卡嵌块,7.卡槽,8.卡嵌部,9.受力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断指患者用多功能筷子,包括左筷体1和右筷体2,所述左筷体1和右筷体2前端均连接有一个筷头3,且左筷体1和右筷体2两侧面连接有夹持受力件4,所述左筷体1和右筷体2相邻面通过弹力圈5连接。
如图1所示,筷头3为圆柱筷体或为勺子状。
结合图1和图3所示,筷头3尾端与左筷体1端部螺纹配合连接,筷头3尾端与右筷体2端部螺纹配合连接。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夹持受力件4通过卡嵌块6卡钳于左筷体1或右筷体2外侧面开设的卡槽7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430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