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五金加工用除锈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36034.7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3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侯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磊 |
主分类号: | C23G3/00 | 分类号: | C23G3/00;B08B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永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78 | 代理人: | 郭裕彬 |
地址: | 6442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五金 工用 除锈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五金加工用除锈设备,包括用于盛放酸洗液的酸洗池,所述酸洗池内壁设置有多个浸入酸洗液的超声波发生器,且所述酸洗池的内壁之间连接有位于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下方的阻隔网,所述阻隔网上设置有多个共振片,相邻所述共振片之间形成用于摆放待除锈五金件的限位卡槽,所述共振片的侧边设置有多个与五金件发生摩擦的凸起,在所述酸洗池的底部设置有废料收集槽;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酸洗后生成物重新沾附于五金件的表面,影响除锈效果,无需频繁排除废料和更换酸洗液,既能够有效地节约成本、降低污染,又能提高除锈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五金加工用除锈设备。
背景技术
除锈是五金加工行业的必要工序之一,由于五金材料长期与空气接触,表面大多会产生轻重不等的浮锈、氧化皮等锈蚀物,目前五金材料外表面除锈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用钢丝刷粗粒,具体来言,是手持钢丝刷或者设备打磨五金外表面来实现去锈作业,手动钢丝刷去锈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死角处的锈迹难以清除,且工件的表面容易除锈不同程度的划伤死角处的锈迹难以清除;
除物理除锈方式外,化学酸洗除锈方式运用也很频繁,但是现有酸洗除锈未能做到及时分离五金件与酸洗后产物,导致酸洗后产物继续沾附在五金件表面,除锈效果不理想,即使能做到五金件和酸洗后产物的即使分离,也会产生酸洗液频繁更换,导致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金加工用除锈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独采用物理或化学方式除锈效果不理想和不能及时分离工件与废料导致二次沾污或成本增加的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五金加工用除锈设备,包括用于盛放酸洗液的酸洗池,所述酸洗池内壁设置有多个浸入酸洗液的超声波发生器,且所述酸洗池的内壁之间连接有位于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下方的阻隔网,所述阻隔网上设置有多个共振片,相邻所述共振片之间形成用于摆放待除锈五金件的限位卡槽,所述共振片的侧边设置有多个与五金件发生摩擦的凸起,在所述酸洗池的底部设置有废料收集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隔网上活动放置有多个自由活动的表面光滑的震动球,所述震动球的外径大于所述阻隔网的内径,且所述震动球的密度大于酸洗液的密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废料收集槽的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与所述酸洗池的内壁通过合页连接,所述废料收集槽的底部与所述盖板下表面之间的边缘处设置有弹簧条,且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穿过所述阻隔网且延伸至所述酸洗池开口处的推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废料收集槽的内壁设置有档条,所述档条位于所述盖板边缘的上方,且所述档条的下表面设置有密封条。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化学与物理结合的除锈方式,能有效提高现有单纯采用人工手工除锈的效率、对于设有开孔的精密五金件孔槽内锈迹更易清理,还能避免机械形式的除锈对工件表面产生的损伤,尤其是通过特有设计,及时的分离五金件和酸洗除锈后的产物,避免五金件的二次沾污难以清理的问题,且通过及时的收集酸洗除锈后的产物,无需频繁的更换酸洗液,能极大的节省成本和提高除锈效率,适合大批量的清除五金件表面的锈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磊,未经侯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360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车服务站及无人车系统
- 下一篇:灭火系统、电池箱与供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