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出光口保护装置及保护和光斑整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36005.0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40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冯永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矽卓光电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G02B6/26;G02B6/32 |
代理公司: | 天津睿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25 | 代理人: | 孟福成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高新区华苑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出光口 保护装置 保护 光斑 整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出光口保护装置及保护和光斑整形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光纤端面易受到环境影响而烧毁、光纤出光均匀度低的问题。所述光纤出光口保护装置,包括夹具、顶丝、激光保护端头;所述夹具有圆柱形的内腔和方柱形与圆柱形接合的外形,所述方柱形外形的任一侧面上具有至少两个顶丝开孔;所述方柱形外形的一端为光纤插入口,另一端与所述圆柱形外形的内端固定连接;所述顶丝与所述顶丝开孔适配;所述激光保护端头与所述圆柱形外形的外端适配。本实用新型不仅起到对光纤端面的防潮、防尘、防震作用,同时封闭了油污、粉尘对光纤端面的污染,还可以有效增强散热,防止由光纤出光过热引发的光纤头烧毁,提高了光纤的可操作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出光口保护装置及保护和光斑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光导纤维通过光的全反射实现对光的传播,常用于激光、光信号的传输。在激光器中,光纤作为激光的输出端口,与电缆相比,光纤比较脆弱,对震动、弯折、温度变化等比较敏感,输出的激光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光纤在使用时,光纤弯曲盘绕半径应大于15cm,盘绕时需要以固定端开始,始终保持输出端处于自由状态。
在光纤的使用和存储中存在以下问题:光纤易受外力影响,如震动、弯折;光纤端面容易受潮,脏污,导致光纤损毁或者烧毁;光纤振动时容易脱离轨道,影响装置内部配件;光纤内的光经过多次反射,均匀性会发生改变,造成光能利用率低。
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合束器将输入光纤与输出光纤进行固定,或通过封装管对光纤进行封装,但是合束器及封装管只能从位置上对光纤进行固定,并不能从本质上保护光纤的端面。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光纤出光口保护装置及保护和光斑整形装置,通过包括夹具、顶丝、窗口镜或匀光镜片或晶体棒的配合,将光纤固定于夹具内,再通过夹具进行光纤具体位置的固定,同时实现光纤与窗口镜或晶体棒光路同轴,封闭油污、粉尘对光纤端面的污染,还可以有效增强散热,防止由光纤出光过热引发的光纤头烧毁,同步实现激光功率密度的匀化与整形,提高光纤的可操作性。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出光口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夹具、顶丝和激光保护端头,其中:
所述夹具有圆柱形的内腔和方柱形与圆柱形接合的外形,所述方柱形外形的任一侧面上具有至少两个顶丝开孔;所述方柱形外形的一端为光纤插入口,另一端与圆柱形外形的内端固定连接;
所述顶丝与所述顶丝开孔适配;
所述激光保护端头与所述圆柱形外形的外端适配。
上述方案中,所述激光保护端头为窗口镜或匀光镜片,所述窗口镜或匀光镜片通过安装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圆柱形外形的外端,或直接一体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外形的外端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光纤设置于光纤保护引导管内,所述圆柱形内腔与光纤保护引导管相适配,保证光纤光轴与外光路轴心对齐。
上述方案中,所述圆柱形内腔通过限位槽来实现光纤光轴与所述外光路轴心对齐。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窗口镜或匀光镜片通过安装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圆柱形外形的外端时,所述圆柱形外形的外端与窗口镜或匀光镜片之间设有密封圈。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柱形外形上设置有固定孔,通过在固定孔内安装紧固件,可将固定光纤的保护装置固定在所需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柱形外形上设置有固定卡槽。
所述固定卡槽为楔形凹槽,所述楔形凹槽具有楔形面结构,一方面可以进行限位对准,另一方面由于楔形面结构具有一定的角度和支撑与摩擦力,可以卡住外部装置,防止松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矽卓光电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未经矽卓光电技术(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360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