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楼梯定型钢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18086.1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15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全;黄木平;朱耿彬;赵声海;陈钦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蕉岭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6 | 分类号: | E04G13/06;E04G17/00;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喻学宁 |
地址: | 514199 广东省梅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梯 型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梯定型钢模结构,包括底板,底板上方设置有上模板,且上模板设置为钢制的阶梯状,上模板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限位套管,且限位套管的下端抵紧在底板的上表面,上模板的上表面靠近前后两端位置均设置有支撑梁,且支撑梁与上模板固定连接,底板下端面设置有螺栓,且螺栓的一端依次穿过底板、限位套管、上模板和支撑梁固定套设有固定螺套。通过设置的阶梯状的上模板实现对楼梯支模时的阶梯面进行整体的定型,能够保证楼梯成型的精度,并且整体的拆卸和安装大大的减少施工操作的时间,并且钢制的上模板具有较高的重复利用率大大的节省了建筑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楼梯定型钢模结构。
背景技术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段支模在结构施工中是一项较复杂的工序,以往多采用木模板散支散拼,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踏步尺寸及支撑牢固程度等问题较难控制,常常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也给以后的装修带来一定的困难,建筑业的日新月异发展,大批框架剪力墙、筒中筒结构高层建筑物不断涌现出来,层数和标准层越来越多,又由于设计上受交通部分面积占总建筑面积比例的制约,剪力墙或筒体结构中上下交通通道往往设计成剪刀式楼梯,剪刀式楼梯具有较普通双跑楼梯梯段长、厚度厚的特点,一次浇筑成型时,水平推力很大,对模板性能要求高。
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发现现有的楼梯踏步模板通常使用木模板,即踢板模板采用同高度木模板,楼梯竖井侧板采用锯齿形木模板,由于木材材质各项物理性指标受限,楼梯梯段较宽时,在混凝土侧压力下容易弯曲变形,踏步几何成型质量差并且容易水平斜移位,在混凝土成型后修复困难,楼梯成型精度差,楼梯井锯齿形侧模板“锯齿”容易掉落,修补费时费工;另外木模制作安装比较耗时,重复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梯定型钢模结构,旨在改善现有的楼梯踏步模板成型精度低、安装拆卸费时和重复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楼梯定型钢模结构,包括底板,底板上方设置有上模板,且上模板设置为钢制的阶梯状,上模板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限位套管,且限位套管的下端抵紧在底板的上表面,上模板的上表面靠近前后两端位置均设置有支撑梁,且支撑梁与上模板固定连接,底板下端面设置有螺栓,且螺栓的一端依次穿过底板、限位套管、上模板和支撑梁固定套设有固定螺套,上模板和底板之间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侧板,通过设置的阶梯状的上模板实现对楼梯支模时的阶梯面进行整体的定型,能够保证楼梯成型的精度,并且整体的拆卸和安装大大的减少施工操作的时间,并且钢制的上模板具有较高的重复利用率大大的节省了建筑施工成本。
进一步的,上模板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若干个连接螺杆,且连接螺杆穿过侧板固定套设有螺母,通过设置的连接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实现对侧板的锁止固定。
进一步的,底板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卡槽,且底板上设置有与螺栓配合的通孔,底板通过设置的通孔实现与螺栓的配合,并通过设置的卡槽实现与侧板的配合拼接。
进一步的,侧板面向内侧的一面设置有凸台,且凸台的上端设置有与上模板配合的阶梯状的定位槽,通过设置的凸台上的定位槽实现与上模板的定位拼接。
进一步的,支撑梁上固定设置有吊环,且吊环通过螺纹与支撑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吊环实现对支撑梁和上模板的起吊安装和拆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阶梯状的上模板实现对楼梯支模时的阶梯面进行整体的定型,能够保证楼梯成型的精度,并且整体的拆卸和安装大大的减少施工操作的时间,并且钢制的上模板具有较高的重复利用率大大的节省了建筑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蕉岭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蕉岭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180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