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间介质气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15195.8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18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韩菲;牛玉振;陶利民;王居毅;陆伟伟;洪艳红;胡丽春;李成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福斯达深冷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7/04 | 分类号: | F17C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伟知新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75 | 代理人: | 李成龙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介质 气化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中间介质气化器,其中间介质气化器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筒,它的上面绕设有换热管以实现热源放热及中间介质气化,通过采用绕管式换热器结构,有助于实现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的设计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气体深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中间介质气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将液态天然气(LNG)转化为气态的天然气(NG)的LNG 中间介质气化器,具体如图1所示,其运用海水作为热源,丙烷作为中间介质,经过三次低温换热,使天然气从液体变为气态后最后到终端用户,海水换热之后排放回大海循环利用。近期市场上也出现了其它液态工质(如氮气等)的中间介质气化器,其基本原理与LNG中间介质气化器相同,其中换热管采用列管式安装方式,其管端一般设计浮头而导致结构不够紧凑,而管束与管体的较大间隙将影响传热效率,为此有必要对此进行优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简化结构的中间介质气化器,以简化结构和提高热效率。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方案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间介质气化器,包括中间介质气化器筒体,该中间介质气化器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筒,其中支撑筒上绕设有换热管,以便热源在中间介质气化器的管程中进行放热,以及中间介质在中间介质气化器的壳程中进行气化。
较优地,中间介质气化器和液态工质气化器共用同一个壳程,以便气态中间介质在中间介质气化器的壳程中进行液化,以及液态工质在液态工质气化器的管程中进行气化。
较优地,中间介质气化器筒体的内部空间分上下两段:中间介质气化器筒体上段布置上换热管来形成液态工质气化器;中间介质气化器筒体下段布置下换热管来形成中间介质气化器。
较优地,中间介质气化器筒体上段包括安装于上支撑板的上支撑筒,该上支撑筒上绕设上换热管,该上换热管的第一端通过顶管板固定在中间介质气化器筒体的顶部,第二端通过上段侧管板固定在中间介质气化器筒体上段的一侧;中间介质气化器筒体下段包括安装于下支撑板的下支撑筒,该下支撑筒下绕设下换热管,该下换热管的第一端通过底管板固定在中间介质气化器筒体的底部,第二端通过下段侧管板固定在中间介质气化器筒体下段的一侧。
较优地,中间介质气化器筒体配置若干外接管道端口。
较优地,支撑筒和换热管分别为S30408制作。
较优地,中间介质气化器筒体为15MnNiDR板制作。
较优地,中间介质气化器筒体设置有保温层。
较优地,保温层为聚氨酯泡沫制作。
较优地,中间介质气化器整体设备用腿式支座支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了绕管式换热管结构,这种结构可自行补偿换热管热膨胀效应,其单位容积传热面积更高,因而有助于简化结构设计,提高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LNG中间介质气化器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间介质气化器系统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间介质气化器系统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间介质气化器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示例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福斯达深冷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福斯达深冷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151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模制作龙门式泡沫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翻转保护的驾驶室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