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冷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15084.7 | 申请日: | 2020-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2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聂传猛;马霁旻;崔舜宇;刘光华;周海鹰;杨守武;刘爽;王平;舒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H02K5/20;H02K1/20;H02K1/32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冷电机,所述电机壳体左侧固定连接前盖右侧,所述电机壳体右侧固定连接后盖左侧,所述电机壳体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左端和右端活动连接前盖中部和后盖中部,所述电机壳体内壁对应转轴中部固定连接定子外壁。该油冷电机,通过设置的进油道,进油道另一端和第一油路相通,通过油泵工作,将冷却油通过进油道喷射进接线座上的第一油路内,在通过第一油路进入道第二油路内,通过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使得接线座上充分设置有冷却油,同时冷却油经过后盖上的孔进入到接线座,接线座与后盖壳面形成密闭融腔,油液经过腔体上三个喷油孔喷射到铜排上,在后端盖下方汇集流入到下方油箱,从而达到对高压铜排接线座冷却。适用于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冷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冷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它主要通过导体受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确定。这一对电磁力形成了作用于电枢一个力矩,这个力矩在旋转电机里称为电磁转矩,转矩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企图使电枢逆时针方向转动。如果此电磁转矩能够克服电枢上的阻转矩(例如由摩擦引起的阻转矩以及其它负载转矩),电枢就能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起来。
现有的油冷电机:1.油冷电机大多借助减速器的油冷系统,减速器产时间运转后油液的清洁度会下降,积累的杂质会对油泵造成损伤,瘫痪整个油冷系统。因此独立封闭的电机油冷系统是有必要的。
2.当前油冷电机只是对电机定子部分进行冷却,忽视了高压三相接线铜排的冷却,而高压三相线在长时间运行或峰值工况下温度或升高,会使此处的塑料绝缘座达到熔点的风险。
3.部分油冷电机无轴向导热油;部分油冷电机只是空心电机轴并未设计导油装置,油通入空心轴后,依靠泵的压力使油到达电机轴上的出油孔。提高了对泵功率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冷电机,达到了对高压三相接线铜排处进行冷却;增大定子与壳体接触面、定子绕组与冷却油的接触面,以达到最佳冷却降温效果;在电机轴内增加一个螺旋导油管,减小泵的能耗同时增大了部分流阻,延长与油液与轴的接触时间,带走更多的转子热量;电机内部形成一个油液内循环,排除整车油冷系统。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冷电机,包括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左侧固定连接前盖右侧,所述电机壳体右侧固定连接后盖左侧,所述后盖右侧固定连接接线盖左侧,所述电机壳体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左端和右端活动连接前盖中部和后盖中部,所述电机壳体内壁对应转轴中部固定连接定子外壁,所述定子内壁缠绕线圈,所述电机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油箱顶部,所述油箱正面左侧固定连接油泵背面,所述油箱正面右侧固定连接散热器背面,所述油泵右侧固定连接进油管左端,所述进油管右端固定连接散热器正面左侧,所述散热器正面右侧固定连接出油管底端,所述出油管顶端固定连接电机壳体靠近顶部外壁,所述散热器正面底部开设有水路进油口,所述后盖内的电机壳体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接线座左侧。
优选的,所述转轴内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转轴通过安装孔过盈配合螺旋导油管,所述螺旋导油管外壁开设有螺旋结构,所述转轴靠近左侧开设有转轴左出油孔,所述转轴右侧开设有转轴右出油孔。
优选的,所述转轴中部开设有导杆出油孔,所述导杆出油孔贯穿螺旋导油管并和螺旋导油管相通,所述螺旋导油管长度为二分之一转轴长度,所述导杆出油孔分布在螺旋导油管靠近右端。
优选的,所述接线座左侧中部开设有第二油路,所述接线座左侧顶部开设有第一油路,所述第一油路中部和第二油路顶部相通,所述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交叉垂直分布,所述第一油路底部和出油管相通,所述接线座左侧靠近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接线座右侧靠近通孔顶部开设有第三油路,所述第三油路和通孔相通,所述通孔和第三油路对应第二油路两侧分布在接线座右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150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遥控操作控制终端
- 下一篇:能够实现摄像头稳定的梭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