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柜空调导风片与机柜空调导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09024.4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9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尤顺义;蒋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11 | 分类号: | F24F1/0011;F24F1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杨长青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柜 空调 导风片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柜空调导风片与机柜空调导风结构,涉及机柜空调领域,首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优化气流流态,提高散热效果的机柜空调导风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机柜空调导风片,导风片的两端分别设置安装结构,导风片的横截面呈波浪形。气流经过导风片之后,受到导风片波浪形的作用,气流的路程延长,气流流态发生变化,形成脉冲式气流以及紊流气流,脉冲式气流可使得气流传递更远,紊流气流可减少背风区,从而优化气流流态,提高散热效果。机柜空调导风结构,机柜空调的出风口设置水平导风片和竖直导风片,水平导风片和/或竖直导风片为上述的机柜空调导风片。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对机柜空调的出风口进行导风,改善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柜空调领域,具体是一种柜机空调的导风片以及机柜空调导风结构。
背景技术
机柜空调都是直接从出风口垂直吹向机柜内的发热设备,发热设备正对空调出风口。机柜为高约2.00米、宽度和深度均为0.75米左右的箱体,箱体上部约三分之二为插装设备部分,下部约三分之一为电池部分。箱体下部的电池部分几乎不发热,箱体上部分布各种发热设备,发热设备上的电子元器件种类多,发热量大小不一。同时,因为空间限制,空调出风口与发热设备安装距离很近,最近的发热设备正面可能把冷风大部分反弹回去了,发热设备后面大部分区域的发热元器件几乎吹不到冷风。为了对机柜内部进行高效散热,需要对机柜空调出风口的气流进行导向,使气流正对热量最集中区域。
现有的空调的导风结构包括水平导风片和竖直导风片,通过水平导风片和竖直导风片相互配合进行导风。但是,现有的导风片呈平板状,气流经过导风片之后,气流方向发生偏转,但是气流仍然主要为高速直线型流态,直线型流态的气流直接吹在电子元器件或其他器件后,大量折返,无法到达背风位置的电器元件,导致处于背风区的电子元器件风冷散热效果差,影响整体的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首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优化气流流态,提高散热效果的机柜空调导风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机柜空调导风片,导风片的两端分别设置安装结构,导风片的横截面呈波浪形。
具体的:导风片的一侧形成一条凹槽,导风片的另一侧形成两条凹槽,凹槽的底部均呈平直状且与两侧平滑连接。
具体的:安装结构为:导风片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段,连接段在导风片的长度方向上呈Π形,Π形的三段分别为内侧板、中连板和外侧板,内侧板和外侧板相互平行且与中连板相互垂直,内侧板和外侧板的平面与导风片的长度方向垂直,导风片两端的外侧板上设置转轴安装孔,导风片一端的内侧板设置同步运动孔。
具体的:导风片的材质为钣金。
本实用新型机柜空调导风片的有益效果是:气流经过导风片之后,受到导风片波浪形的作用,气流的路程延长,气流流态发生变化,形成脉冲式气流以及紊流气流,脉冲式气流可使得气流传递更远,紊流气流可减少背风区,从而优化气流流态,提高散热效果。
导风片的两端分别设置安装结构,用于将多条导风片均匀安装于机柜空调的出风口。导风片的两端的连接段呈Π形,便于设置转轴安装孔并安装转轴,并且转轴可由内侧板分隔,避免转轴干涉导风片。导风片为钣金,较现有的塑料材质,厚度薄、强度高且风阻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柜空调导风结构,解决现有家用空调的导风结构并不适用于机柜空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机柜空调导风结构,机柜空调的出风口设置水平导风片和竖直导风片,水平导风片和/或竖直导风片为上述的机柜空调导风片。
进一步的是:出风口呈矩形,出风口的四周设置边框,水平导风片至少两条且等间距布置,竖直导风片至少两条且等间距布置,水平导风片和竖直导风片分别通过安装结构连接于边框。
更进一步的是:水平导风片之间设置同步摆动机构,竖直导风片之间设置同步摆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90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