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00828.8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8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良 |
主分类号: | A61G13/06 | 分类号: | A61G13/06;A61G13/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宝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7 | 代理人: | 荆向勇 |
地址: | 2552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诊科 多功能 救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救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外侧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下方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固定于挡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板与连杆之间设置有伸缩杆,所述挡板下方设置有床腿。使用时,把第一支撑板取下放到伤员旁边,然后把需要抢救的伤员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再然后把第一支撑板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最后开启电动伸缩杆的开关,使电动伸缩杆缩短,此时第一支撑板和伤员会下降到挡板中间,可以有效的防止伤员从装置上滚落,更加安全;同时,伤员下降后装置的重心会下降,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装置不易倾倒和侧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护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
背景技术
急诊医学科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急诊科需要派救护车到现场救助,在应急救助过程中,往往会用到相关的救助装置,需要配合救护车进行救助,当病人在路途的过程中,相对比较麻烦。目前,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抢救时,一般需要进行抢救治疗的患者常常存在生命危险,需要对患者就行氧气袋辅助呼吸,以往担架只能起转移患者的作用,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当急诊患者在急救车上开始转移到医院病房时,需要将病人从担架上再次转移到抢救车上,在转移过程中,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二次伤害,而且浪费了抢救的最佳时间,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而且,现有的急诊科室用多功能救助装置功能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提供一种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以解决现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外侧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下方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固定于挡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板与连杆之间设置有伸缩杆,所述挡板下方设置有床腿。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为电动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通过导线与电池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四根,四根所述伸缩杆均布于第二支撑板下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边缘铰接有输液架,所述输液架上设置有挂钩。
优选的,所述挡板侧面设置有急救箱。
优选的,所述挡板侧面设置有氧气瓶。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侧面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床腿下方设置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把第一支撑板取下放到伤员旁边,然后把需要抢救的伤员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再然后把第一支撑板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最后开启电动伸缩杆的开关,使电动伸缩杆缩短,此时第一支撑板和伤员会下降到挡板中间,可以有效的防止伤员从装置上滚落,更加安全;同时,伤员下降后装置的重心会下降,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装置不易倾倒和侧翻。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良,未经王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08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智慧换热站的摄像机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昏迷患者用的氧气呼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