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用的零件预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87422.0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34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辉;王石开;吴振;张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7/06 | 分类号: | B22F7/06;B22F3/105;B33Y40/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弓长 |
地址: | 710117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 零件 预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用的零件预热装置,包括成型缸,成型缸下方设置有Z轴升降装置,Z轴升降装置上方位于成型缸内,升降装置上表面连接有基材,基材上连接有工件,工件上由上到下套设有多个与其外轮廓相适应的线圈,成型缸上设置有交流电源接口,多个线圈分别与交流电源接口连接并形成电回路,成型缸内位于基材上方填充有回填粉末。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用的零件预热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预热修复过程中容易产生内应力以及感应加热预热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3D打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通用的零件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3D成型技术是通过增加材料的方式实现零件的成型加工,可以快速、直接、精确地将设计思想转化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实物模型。且加工出来的零件的性能可以替代传统加工的零件;它可以缩短产品设计制造周期、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增强企业盈利能力,给工业产品的设计开发人员建立了一种崭新的产品开发模式。相较于传统的加工方法,金属3D成型技术可以成型任何复杂形状的零件,且成型的零件的力学性能优于传统加工的零件。目前金属3D成型的技术有很多种,比如SLM、LSF、EBM等,SLM设备主要用于零件的成型,其基材下方有电热丝加热,用于减少成型时由内应力引起的开裂现象;LSF和EBM也可以用于零件的成型,不过因其成型质量没有SLM设备的成型质量好,因此其常用于零件的修复。
而目前零件的修复过程中都没有预热,零件的修复面两侧温度差比较大,很容易产生内应力,会影响零件修复面与第一层成型面之间的结合,影响零件修补部分的性能,且存在开裂的风险。现有的使用感应加热通常采用单一的线圈且直接采用缸外加热,这样则会造成不同零部件的预热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的零件预热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预热修复过程中容易产生内应力以及感应加热预热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用的零件预热装置,包括成型缸,成型缸下方设置有Z轴升降装置,Z轴升降装置上方位于成型缸内,升降装置上表面连接有基材,基材上连接有工件,工件上由上到下套设有多个与其外轮廓相适应的线圈,成型缸上设置有交流电源接口,多个线圈分别与交流电源接口连接并形成电回路,成型缸内位于基材上方填充有回填粉末。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
线圈的内侧与工件对应位置之间存在间隙。
多个线圈通过回填粉末的填充固定在工件不同的高度处。
回填粉末为金属粉末。
多个线圈分别与交流电源接口通过导线连接并形成电回路,且每个线圈与交流电源接口连接的导线的长度大于Z轴升降装置升降时每个线圈的移动行程。
交流电源接口设置为交流电导轨,每个线圈靠近交流电导轨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开口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导电片,两个导电片分别连接在交流电导轨的两个电极端。
多个线圈和对应工件处的外轮廓之间的间隙相等。
相邻两个线圈平行设置,且在垂直方向上等间距分布或呈规律性梯度分布或者不规则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缸内加热,通过线圈对修复零件进行预热,使零件受热均匀,避免修复零件过程中因温差产生的内应力,从而减少修复零件的开裂问题,提升零件的修复以及成型质量,适用于零件的修补或修复,为客户带来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通用的零件预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Z轴升降装置,2.冷却板,3.基材,4.成型缸,5.工件,6.回填粉末,7.成型室,8.交流电源接口,9.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874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清理式具有过滤功能的水龙头
- 下一篇:一种洗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