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排气阀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66761.0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68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章秀生;李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冠龙阀门自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7/00 | 分类号: | F16K37/00;F16K31/04;F16K31/20;F16K27/02;F16K27/12;F17D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宏泰 |
地址: | 20180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气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排气阀,包括由包含阀体、阀盖、排气罩、浮球、导向杆的主阀、与主阀连接的智能监测器以及与阀体内腔上部连通的微量排气阀,所述的智能监测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智能检测组件和传感组件,所述的智能检测组件采用一体式或分体式的安装方式安装在阀体上,所述的智能检测组件包括监测器机盒、盖在监测器机盒上的监测器盖子以及设置在监测器机盒内的智能物联网模块和电池组,所述的传感组件与智能物联网模块通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智能监测、远程管控、监测逻辑合理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排气阀。
背景技术
排气阀主要安装在水泵进出口端和输水管线高处,用于排除管线中大量集结的空气或用于排放管线较高处集结的空气,以提高水泵和管线的使用效率,并防止较大水锤发生,另外,一旦管线有负压产生时,该阀门迅速吸入空气,以保证管网不因负压而产生管道损坏现象,因此,及时了解排气阀工作状态尤为重要,一旦产生故障,就不能对输水管道起到相应的保护。而现有的排气阀由于缺乏工作状态监测装置,当排气阀发生不排气或漏水等故障时,阀门的管理部门无法及时了解排气阀的状态,就会造成管网输水效率降低或大量水资源的浪费,进而引发相关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智能排气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智能排气阀,包括由包含阀体、阀盖、排气罩、浮球、导向杆的主阀、与主阀连接的智能监测器以及与阀体内腔上部连通的微量排气阀,所述的智能监测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智能检测组件和传感组件,所述的智能检测组件采用一体式或分体式的安装方式安装在阀体上,所述的智能检测组件包括监测器机盒、盖在监测器机盒上的监测器盖子以及设置在监测器机盒内的智能物联网模块和电池组,所述的传感组件与智能物联网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的微量排气阀的底部入口通过球阀与阀体内腔上部连通,其上部排气口通过排水管与设置在阀盖顶部的积水槽连通。
当智能检测组件采用一体式的安装方式时,所述的监测器机盒固定在排气罩顶部,所述的传感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浮球开关和限位开关,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安装在阀盖上,用以检测阀体内腔的压力,所述的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电缆线依次穿过排气罩和监测器机盒后与智能物联网模块连接,所述的浮球开关安装在排气罩内部,用以检测排气口处是否有液体或气体排出,所述的限位开关安装在监测器机盒内且通过浮球带动导向杆向上运动触发限位开关的触点。
当智能检测组件采用分体式的安装方式时,所述的智能监测器还包括安装在排气罩顶部的接线盒以及设置在接线盒内的接线端子,所述的接线端子一端通过连接电缆穿入监测器机盒与智能物联网模块通信连接,另一端与传感组件通信连接,所述的传感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浮球开关和接近开关,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安装在阀盖上,用以检测阀体内腔的压力,所述的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电缆线依次穿过排气罩和监测器机盒后与智能物联网模块连接,所述的浮球开关安装在排气罩内部,用以检测排气口处是否有液体或气体排出,所述的接近开关安装在排气罩上且通过浮球带动导向杆向上运动触发。
所述的传感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积水槽内的滴漏传感器,所述的滴漏传感器通过滴漏传感器电缆线依次穿过排气罩和监测器机盒后与智能物联网模块连接。
所述的传感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积水槽内的滴漏传感器,所述的滴漏传感器通过滴漏传感器电缆线穿过排气罩与接线端子连接。
所述的智能检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安装在监测器机盒106边缘的上端微动开关,当监测器盖子盖上时,设置在监测器盖子下方的凸块压住微动开关的触点,用以监测智能监测器是否被打开或损坏。
所述的阀盖侧面设有连通排气口与外部的溢流口,用以在排气后排出排气口处的积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冠龙阀门自控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冠龙阀门自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66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科技研发试管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厨房燃油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