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腔球囊微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66404.4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47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学刚;许国辉;李德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陈夏;葛红 |
地址: | 61004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腔球囊微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腔球囊微导管,包括内导管、球囊导管、外导管、球囊以及导管座,其中,所述球囊导管和外导管分别套设于所述内导管,且所述内导管、球囊导管以及外导管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导管座,并分别与设置于所述导管座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以及第三接头相连通,所述球囊设置于所述内导管的前端,并与所述球囊导管相连通,所述外导管上距离所述球囊所设定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通孔,且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外导管相连通;本三腔球囊微导管,结构紧凑、设计合理,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可以有效解决现有内导管不能进入靶血管而导致无法向靶血管注射药物的问题,在临床中具有积极、突出的效果,非常便于推广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腔球囊微导管。
背景技术
球囊扩张导管是一种医疗介入器材,适用于血管内成形术,且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临床医学中;现有的球囊扩张导管通常包括球囊、内导管、外导管以及导管座,如附图1所示,其中,所述外导管和球囊分别套设于所述内导管,且球囊设置于靠近外导管与所述球囊相连通,且内导管和外导管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导管座,所述导管座设置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且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与所述内导管和外导管相连通;在临床中,医护人员通过穿刺点将球囊扩张导管的前端插入血管,并经沿着血管将内导管的前端及球囊穿刺到预定位置,而后,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第二接头和外导管向球囊内注入液体和/或气体,使得球囊膨胀并扩张血管,同时可以通过第一接头和内导管注射药物,如注射栓塞剂等,使得血管狭窄部位得到扩张,从而达到恢复管腔内直径,改善血流循环的目的。
在临床中,医护人员通常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通过操作球囊扩张导管的后端来调整导管前端的方位,以推动导管沿血管穿刺到靶血管(即血管狭窄部位)处,然而,从穿刺点到靶血管的路径通常比较曲折,尤其是当靶血管附近存在一个或多个血管分支时,内导管的前端很难甚至根本不能进入到靶血管中,从而不能向靶血管注射药物,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合理的三腔球囊微导管,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可以有效解决内导管不能进入靶血管而导致无法向靶血管注射药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为解决内导管不能进入靶血管而导致无法向靶血管注射药物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三腔球囊微导管,包括内导管、球囊导管、外导管、球囊以及导管座,其中,所述球囊导管和外导管分别套设于所述内导管,且所述内导管、球囊导管以及外导管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导管座,并分别与设置于所述导管座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以及第三接头相连通,
所述球囊设置于所述内导管的前端,并与所述球囊导管相连通,
所述外导管上距离所述球囊所设定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通孔,且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外导管相连通。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内导管和球囊导管,使得本微导管可以按照现有的使用方法进行使用,即,通过穿刺使得内导管的前端和球囊进入靶血管,而后可以利用第二接头和球囊导管向球囊中注射气体和/或液体,使得球囊膨胀并扩张血管,同时可以通过第一接头和内导管注射药物,如注射栓塞剂等,使得血管狭窄部位得到扩张,从而达到恢复管腔内直径,改善血流循环的目的;而通过设置外导管、第三接头以及通孔,当遇到穿刺路径比较曲折,尤其是当靶血管附近存在一个或多个血管分支导致内导管的前端很难甚至根本不能进入靶血管时,医护人员可以将内导管穿刺到靶血管附近的主血管,并使得所述通孔位于对准或靠近靶血管的位置处,然后可以利用第二接头和球囊导管向球囊中注射气体和/或液体,使得球囊膨胀,从而达到封闭靶血管附近主血管一端的目的,而后,可以通过第三接头和外导管注射药物,如注射栓塞剂等,药物从通孔流出,并可以在球囊的封堵作用下向靶血管扩散,从而达到向靶血管注射药物的目的;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内导管不能进入靶血管而导致无法向靶血管注射药物的问题,在临床中具有积极、突出的效果,非常便于推广和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肿瘤医院,未经四川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664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火龙果的种植架
- 下一篇:一种茶叶拼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