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压大电流正激拓扑同步整流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66186.4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3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奥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217 | 分类号: | H02M7/217;H02M3/335;H02M3/155;H02M1/14;G09G3/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华奇信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8 | 代理人: | 范亮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电流 拓扑 同步 整流 驱动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低压大电流正激拓扑同步整流驱动电路。包括变压器T1及设置于变压器T1的绕组N1,还包括三极管组U5A和二极管组U4,该三极管组U5A设置有接口1、接口2、接口3、接口4、接口5和接口6,该二极管组U4设置有接口7、接口8、接口9和接口10。为改善目前低压大电流正激同步整流变压器副边绕组自驱方案因整流管和续流管之间死区时间短,使续流MOS管导通不足造成MOS管较大的损耗,出现效率低温度高的现象。在正激自驱同步整流方案中增加驱动控制线路,增加正激同步整流(整流管及续流管的死区时间)使续流MOS管在工作过程中完全导通,降低MOS管的损耗,提升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低压大电流正激拓扑同步整流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源技术的发展,同步整流技术正在低压、大电流输出的应用中迅速推广应用。特别在显示屏领域广泛应用,按照驱动方法的不同,同步整流分为自驱型和外驱型,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自驱型同步整流管的驱动电压一般采用的是变压器上或辅助绕组上的电压,而外驱型同步 整流管的驱动电压是由外部同步整流驱动芯片产生的。1.自驱型:因为正激拓扑在用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直接驱动MOS管,这时在占空比比较小的情况下,会出现续流的同步MOS管导通不足的问题,负载电流会流过MOS管的体二极管,造成较大的损耗。2.外驱型:由外部专业的同步整流芯片产品,a.如输出在3.8V/40A甚至电流更大的情况下,因为电流大整流MOS管多颗并联会出现芯片驱动能力不足现象,b.低压大电流同步整流芯片厂商极少,如NXP,MPS等这些大厂才有,价格高,不易采购。
LED显示屏行业快速发展,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显示屏越来越高清,对电源的要求在逐步提升,LED屏它的特性就是刷新频率高,对电源的要求就是响应速度快,不然会出现闪屏现象,正激拓扑的优秀的动态响应及高可靠性是显示屏最佳选择,目前低压大电流正激同步整流变压器副边绕组自驱方案因整流管和续流管之间死区时间短,使续流MOS管导通不足造成MOS管较大的损耗,出现效率低温度高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压大电流正激拓扑同步整流驱动电路,在正激自驱同步整流方案中增加驱动控制线路,增加正激同步整流使续流MOS管在工作过程中完全导通,降低MOS管的损耗,提升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压大电流正激拓扑同步整流驱动电路,包括变压器T1及设置于变压器T1的绕组N1,还包括三极管组U5A和二极管组U4,该三极管组U5A设置有接口1、接口2、接口3、接口4、接口5和接口6,该二极管组U4设置有接口7、接口8、接口9和接口10,其中接口1与接口10连接,接口4与接口9连接,接口7连接绕组N1的一端,接口8依序串联有电阻R1、二极管D1和电阻R2后连接绕组N1的另一端,接口6连接有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3和二极管D2,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与接口2、接口5和接口3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依序串联有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和二极管D6后接GATE1,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串联有电容C1后接GATE1;
所述电阻R1和二极管D1之间连接有电阻R4和二极管D7,该电阻R4的另一端串联有电阻R5后接地,二极管D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4和电阻R5之间,电阻R4和电阻R5之间连接有三极管Q3,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串联有电容C2后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VC,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1和电阻R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奥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奥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661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用上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灭菌器的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