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纹密码锁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64829.1 | 申请日: | 2020-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15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和美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E05B47/00;E05B15/00;E05B15/04;E05B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袁克来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 密码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指纹密码锁,包括壳体、把手以及安装于壳体内部的电控板、传动组件和电动离合器驱动组件;所述把手的连接端从所述壳体的正面伸入壳体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卡条;所述第一转盘的一面与所述连接端固定连接并且第一转盘与壳体转动连接,以及第一转盘的另外一面设有圆形台阶,所述第二转盘的一面设有圆形凹槽;所述第二转盘的周向侧壁设有往下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圆形凸台的周向侧壁设有朝上和朝下的缺口,所述卡条的上端贯穿延伸部和第二转盘的周向侧壁后与朝下的缺口正对。本实用新型优化了传动组件的结构,减小整体结构占用的体积,延长了线路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纹密码锁。
背景技术
门锁作为居家安全防盗的必备工具,而传统的门锁一般采用机械式锁芯,安全性较低、钥匙容易遗失,不利于出门方便和安全防盗。
现有的智能锁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其主要结构包括手柄、锁芯、传动组件、电动离合器驱动组件和电路板,通过电路板录入指纹、输入密码或者读取IC卡,使电动离合器驱动组件将传动组件与手柄联动,最后转动手柄便能解锁。也可以通过钥匙与锁芯配合以手动使传动组件与手柄联动。
而现有的门从打开的方向区分为左开门和右开门,现有指纹密码锁也分左开方向或右开方向,两个方向不能互换,在购买时容易出现不匹配的问题,安装操作也存在不便。另外,目前的传动组件存在结构复杂,本身尺寸较大,造成指纹密码锁整体厚度无法减小,影响美观的同时还缺乏市场竞争力。此外还存在因结构复杂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以优化传动组件的结构,减小整体结构占用的体积,提高市场竞争力。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指纹密码锁,包括壳体、把手以及安装于壳体内部的电控板、传动组件和电动离合器驱动组件;
所述把手的连接端从所述壳体的正面伸入壳体中;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卡条;所述第一转盘的一面与所述连接端固定连接并且第一转盘与壳体转动连接,进而使把手与第一转盘同步转动,以及第一转盘的另外一面设有圆形台阶,所述第二转盘的一面设有圆形凹槽,通过圆形凹槽套设于圆形台阶,进而使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盘的周向侧壁设有往下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圆形凸台的周向侧壁设有朝上和朝下的缺口,所述卡条的上端贯穿延伸部和第二转盘的周向侧壁后与朝下的缺口正对;
所述电动离合器驱动组件的输出轴朝上且输出轴设有顶片,所述顶片的上表面设有圆弧面,所述卡条的下端与圆弧面接触,通过电动离合器驱动组件的输出轴带动顶片往上移动且卡条的上端插入朝下的缺口中,进而使把手带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设备的安装方法:壳体固定于门的外表面,并且第二转盘与防盗门的方杆连接。开门方法:通过电控板发出电信号使电动离合器驱动组件的输出轴带动顶片上移,顶片带动卡条插入缺口中,则卡条沿着径向插入朝下的缺口中使得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无法相对转动,这时转动把手,则由把手带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转动,进而带动防盗门的方杆转动以打开防盗门,与此同时,卡条也随着转动,并且卡条的下端在顶片的圆弧面摆动一定的角度,进入解锁状态。开门后松开把手,把手复位后卡条,电控板发出电信号使电动离合器驱动组件的输出轴带动顶片下降,卡条随之下降复位,进入上锁状态。本设备的卡条代替了现有的圆柱销的设计,而卡条本身厚度比圆柱销薄很多,从而减小了整个壳体的厚度,先比现有的壳体薄3-4cm,尺寸减小后更加美观的同时也提升了市场竞争力。而卡条与第二转盘的设计大大简化了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利于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故障率,使用更加安全。
优选地,所述延伸部设有沿竖直方向的矩形限位槽;所述卡条位于矩形限位槽中且卡条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设有水平的固定条,通过固定条在限位槽中上下移动进而限制卡条在竖直方向的最大位移。
优选地,所述延伸部设有用于密封矩形限位槽的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和美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和美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64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