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50035.X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1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权;吕明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82 | 分类号: | B65G47/82;B65G43/00;B65G47/26;B65G4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料装置,包括输送带、第一推料机构、中间转运台、控制装置以及收料机构,所述第一推料机构、中间转运台分别设置在输送带的两侧;所述中间转运台上设置有产品阻挡板且产品阻挡板延伸到输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一推料机构上设置有第一产品推料板,当所述输送带运动时,放置在输送带上的待输送产品跟随输送带运动并被产品阻挡板阻挡,此时驱动组件动作,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使第一产品推料板将待输送产品从输送带推至中间转运台并最终进入到收料机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待输送产品有序连贯的下料输送,节省了人力成本,大大提高了下料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了自动化等高科技行业的蓬勃发展。工人的工作从以往依靠手工生产转向了依靠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极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效率,传统企业装备自动化设备,实现企业的自动化生产,将大幅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生产率,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经调研,现在许多片材制造业的生产方式还是以人工为主,对于一些正反面结构相互对称的片状材料,例如长方体结构、正方体结构、正棱柱结构等片状耗材其下料主要以人工作业为主,人工下料浪费了大量的人力成本,片材产品不能快速下料,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专利文献CN105197531B公开了一种下料装置,包括第一移载机械手、第二移载机械手以及并列设置的第一微动平台和第二微动平台,所述第一微动平台上安装有托盘,所述第二微动平台的两相对侧分别设置有上架机械手、第三微动平台,所述第三微动平台上安装有成品箱,所述第一移载机械手能够带动所述托盘到所述第二微动平台上,所述上架机械手能够将所述托盘送入所述成品箱,但该设计仍然不能提高片状耗材的下料效率,结构设计不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料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下料装置,包括输送带、第一推料机构、中间转运台、控制装置以及收料机构;
所述第一推料机构设置在输送带的一侧,所述中间转运台设置在输送带的另一侧;
所述中间转运台上设置有产品阻挡板,所述产品阻挡板的一端安装在中间转运台上,所述产品阻挡板的另一端延伸到输送带的上方并与输送带间隙设置;
所述第一推料机构上设置有驱动组件以及第一产品推料板,所述第一产品推料板的一端安装在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一产品推料板的另一端延伸到输送带的上方;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驱动组件、输送带信号连接,当所述输送带运动时,放置在输送带上的待输送产品跟随输送带运动并被产品阻挡板阻挡,此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使第一产品推料板将待输送产品从输送带推至中间转运台并最后进入到收料机构。
优选地,所述输送带上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第一限位板以及第二限位板;
所述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平行布置在输送带的上方且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设置有第一产品通道;
当输送带运行时,所述待输送产品通过第一产品通道向靠近产品阻挡板的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产品通道的宽度能够根据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在支撑架上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
所述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远离产品阻挡板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坡口、第二斜面坡口,所述第一斜面坡口、第二斜面坡口分别设置在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相对的一侧。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产品检测装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延伸出第一顶杆,所述第一产品推料板安装在第一顶杆沿延伸方向的一端;
所述第一产品检测装置、第一气缸分别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500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