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酸雾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07067.1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2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钟岳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岳生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气污染 治理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酸雾净化装置,属于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酸雾净化装置的净化效果较低以及不能合理利用能源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外壳,外壳内部设有排气口,外壳左侧底部设有进气口,外壳内侧底部设有净化组件,外壳右侧底部焊接有放置板,放置板上设有抽水泵和储水箱,抽水泵的输出端通过导水管与外壳内侧中部相连通,抽水泵的输入端与储水箱的内侧底部相连通,外壳侧壁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通过净化组件,可对酸雾气体进行中和净化处理,利用储水箱、抽水泵和导水管,对酸雾气体进行二次净化,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对太阳能进行吸收利用,具备有效多重净化和能源利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酸雾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大气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大气污染物由人为源或者天然源进入大气(输入),参与大气的循环过程,经过一定的滞留时间之后,又通过大气中的化学反应、生物活动和物理沉降从大气中去除(输出)。如果输出的速率小于输入的速率,就会在大气中相对集聚,造成大气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升高。当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生物或材料等造成急性、慢性危害,大气就被污染了。
目前的酸雾净化装置只能通过水雾对酸雾进行处理,净化效果难以满足排放标准,同时在净化过程中不能合理利用太阳能,造成资源的浪费,由上可见,现有的酸雾净化装置存在净化效果较低以及不能合理利用能源的缺点,难以得到推广应用。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酸雾净化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酸雾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酸雾净化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箱,所述外壳底部四角位置处均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外壳内部设有排气口,所述外壳左侧底部设有进气口,所述外壳内侧底部设有净化组件,所述外壳右侧底部焊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设有抽水泵和储水箱,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通过导水管与外壳内侧中部相连通,所述抽水泵的输入端与储水箱的内侧底部相连通,装置可以通过进气口将酸雾导入,通过排气口将净化后的气体排出,利用抽水泵,可以将储水箱中的水液导入外壳内部,对气体进行净化。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口内安装有吸气筒,所述吸气筒内部靠近外壳处设有抽风机,所述吸气筒内侧远离外壳处设有第二防尘网,利用抽风机,可以将外部的酸雾吸入装置内部,通过第二防尘网,可以防止抽风机工作时,将灰尘吸入,影响净化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净化组件包括净化箱、导气管、出气口、净化液和石墨烯过滤层,所述外壳内侧下方安装有净化箱,所述吸气筒内侧与导气管固定连接,所述导气管贯穿净化箱并伸入净化箱底部,所述净化箱右侧设有出气口,所述净化箱内部充注有净化液,所述外壳内侧上方设有石墨烯过滤层,所述净化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利用导气管可以将吸入的酸雾导入净化箱底部,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对酸雾进行有效的中和处理,处理后的气体中出气口排出,利用石墨烯过滤层,可以对处理后的气体进行二次净化处理,提高酸雾净化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内侧底部设有吸水海绵垫,所述吸水海绵垫位于净化箱下方,利用吸水海绵垫,可以将导水管喷出的水液吸收,防止装置内部水份过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顶部设有若干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通过挡板相连,所述挡板外侧与外壳顶部之间安装有环状的第一防尘网,所述挡板为漏斗状,利用支撑杆和挡板,方便净化后的气体排出,同时可以用于遮雨遮阳,利用第一防尘网,可以防止外部灰尘进入装置内部,影响净化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岳生,未经钟岳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70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