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扳钮开关的操作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03627.6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2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东;庄星;李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23/12 | 分类号: | H01H23/12;H01H23/14;H01H23/16;H01H23/08;H01H9/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 操作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扳钮开关的操作机构,包括扳钮开关和用于致动所述扳钮开关的操作机构;所述扳钮开关装于安装支架顶端;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手柄、与手柄同轴转动的凸轮板;所述手柄通过第一芯轴铰接于安装支架上,手柄圆弧端开设有圆槽;定位轮机构通过第二芯轴铰接至所述安装支架上,定位轮机构通过弹簧压向所述圆槽中;所述凸轮板上开有与扳钮开关相配合的齿形部。有效解决了转动手柄时容易出现停滞的问题,提高电路通断的准确性,避免扳钮开关因接触不稳定而产生电弧,安全性能好。整个装置中的零部件均采用模块化结构,可根据不同用途或要求配装相应组块,安装、使用、维护、更换等过程更加简单、方便,经济适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工具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扳钮开关的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扳钮开关是利用手柄推动传动机构、使动触片与静触片接通或者断开并实现电路换接的开关。现有的扳钮开关中,存在手柄转动不到位或是转动过度的问题,即手柄会在开和关之间位置出现停滞。整个装置因未能准确地切入开和关的相应位置,而容易出现静触片和动触片接触不稳定的情况,从而导致电路的通断不够稳定准确,同时在转动手柄的过程中开关内部容易产生电弧,安全性较差,使用和维护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扳钮开关的操作机构,有效解决了转动手柄时容易出现停滞的问题,提高电路通断的准确性,避免扳钮开关因接触不稳定而产生电弧,安全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扳钮开关的操作机构,包括扳钮开关和用于致动所述扳钮开关的操作机构;所述扳钮开关装于安装支架顶端;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手柄、与手柄同轴转动的凸轮板;所述手柄通过第一芯轴铰接于安装支架上,手柄圆弧端开设有圆槽;定位轮机构通过第二芯轴铰接至所述安装支架上,定位轮机构通过弹簧压向所述圆槽中;所述凸轮板上开有与扳钮开关相配合的齿形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扳钮开关上装有用于切换电路状态的动触片和静触片,致动所述齿形部用以顶开扳钮开关;所述齿形部至少设有一组。
上述方案中,所述扳钮开关前端设有触灭弧罩,用于隔断扳钮开关开合时产生的电弧。
上述方案中,所述静触片连接至接入电源螺杆上;所述接入电源螺杆与接出电源螺杆电性相连。
上述方案中,所述凸轮板通过紧固件与手柄相连;所述凸轮板至少设有一组,任一组凸轮板对应有一组与之相匹配的扳钮开关。
上述方案中,所述圆槽至少开有一组,每组圆槽槽角的大小为10°~20°。
上述方案中,所述弹簧套接于定位轮机构上用以将所述定位轮机构偏置于圆槽中实现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扳钮开关的操作机构,用户转动手柄,凸轮板随手柄同轴转动,进而使齿轮部顶开扳钮开关,有效解决了转动手柄时容易出现停滞的问题,提高电路通断的准确性,避免因动、静触片接触不稳定而容易产生电弧,最大可传递40A的电流,优于现有技术中最大只能传输10A的电流,效率高,安全性能好;同时在扳钮开关前端设置有灭弧罩,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能。
2.本实用新型中的零部件均采用模块化结构,可根据不同用途或要求配装相应组块,便于实现产品标准化、系列化,使得安装、使用、维护、更换等过程更加简单、方便,经济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操作机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所述扳钮开关局部示意图。
图4是所述手柄局部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36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HHL封装半导体激光器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厂含盐废水零排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