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缆线连接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03175.1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7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吕俊成;谢贵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02 | 分类号: | H01R4/02;H01R9/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张燕华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缆线 连接器 结构 | ||
一种缆线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绝缘本体、一接线基板、以及多个接线端子;绝缘本体具有一接触舌板、以及一形成于接触舌板后端的接线部,接线基板具有一对应接线部上表面的后板部、以及对应接触舌板的二前板部,且二前板部间形成一让位空间,而各接线端子彼此间隔排列设置,且各接线端子皆具有一接线端与一接触端,所述接线端对应接线部下表面,所述接触端位于让位空间以对应接触舌板;其中,二前板部与各接线端子的接触部皆在同一水平位置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一种电连接器有关,尤指一种缆线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按,传统的缆线连接器主要通过一作为连接器的接头、以及一与该接头相连接的缆线所构成。而在缆线连接器在适用于线对板的场合上时,由于对应板端的连接器具有较充足的板面可以排列其端子,因此没有空间整合上的限制;但对于线端而言,其一方面与板端的连接上必须配合板端将其端子横向排列的宽度设计,另一方面还要配合与缆线的各线芯作集中的焊接处理,因此在生产上也有所不便。
而习知较常见的方式,即将缆线的各线芯亦扩张为横向排列后再与线端的连接器作焊接。但往往即造成线芯排列定位上的不易、以及线芯需拉出一段距离而有继线之虞。因此在生产业作上仍难未完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为改善并解决上述缺失,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之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缆线连接器结构,其维持连接器接触端子仍在同一水平位置且横向扩张排列下,使其与缆线焊接的部位采用错位的方式而不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借此可配合缆线的线芯在径向上集中而便于焊线,并避免拉线上对线芯造成的损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缆线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绝缘本体、一接线基板、以及多个接线端子;绝缘本体具有一接触舌板、以及一形成于接触舌板后端的接线部,接线基板具有一对应接线部上表面的后板部、以及对应接触舌板的二前板部,且二前板部间形成一让位空间,而各接线端子彼此间隔排列设置,且各接线端子皆具有一接线端与一接触端,所述接线端对应接线部下表面,所述接触端位于让位空间以对应接触舌板;其中,二前板部与各接线端子的接触部皆在同一水平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本实用新型维持连接器接触端子仍在同一水平位置且横向扩张排列下,使其与缆线焊接的部位采用错位的方式而不在同一水平位置上,通过可配合缆线的线芯在径向上集中而便于焊线,并避免拉线上对线芯造成的损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组合图。
图3为图2的3-3断面剖示图。
图4为图2的4-4断面剖示图。
其中,附图标记:
1:绝缘本体
10:接触舌板
100:接触槽
11:接线部
2:接线基板
20:后板部
200:接线箔
21:前板部
210:接触箔
22:让位空间
3:接线端子
30:接线端
31:接触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31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核聚变反应装置的真空氦检漏工具
- 下一篇:一种起动机电磁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