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集成度的智能会议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02485.1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6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子龙;溪江莲;尹福荣;仝伟;陈俊;何左银;李婷;刘乐娣;陈兴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H04L12/18;H05K7/2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经开区云大***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度 智能 会议系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集成度的智能会议系统装置,包括壳体,开设在壳体对称的两侧面和底部的散热孔,壳体内中部悬架式安装有一块中部镂空的安装板,安装板用于安装主板,本实用新型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智能终端通过集成4G模块、电子桌牌模块、无线投屏模块、录音模块等硬件模块,解决会议过程中会议环境准备复杂的问题;通过4G模块,实现各个智能终端之间、智能终端与云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将服务端部署到云服务器上,实现会议室预约、资料云共享、会议情况统筹等功能,解决各终端信息孤立的问题,并且基于新的散热结构,使其可以做成高集成化的结构设计,实现体积轻量化设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化硬件设备,具体为一种高集成度的带散热功能的智能会议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会议沟通”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沟通方式,其目的主要用于工作协调、信息传达、制度宣贯,以及解决重大、复杂的问题。传统的会议方式电子化和信息化程度不够,会议准备时间长、工作量大、耗费资源多且依赖于固定场所,与“绿色办公”理念有较大差距。
为克服上述问题,目前已有以“无纸化”为核心概念的会议系统推出,主要功能为通过无纸化盒子的无线路由连接参会人员设备,进行会议资料共享、批注、动态交互、资料销毁,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会议资源消耗,满足了移动会议、资料安全的需求。
但随着办公场景越来越灵活多变,简单的信息化已无法满足实际场景需求,一方面是当下的无纸化会议系统信息孤立,交互性不强,功能较为单一;另一方面是传统的解决方案只简单地解决了“开会”这一单一业务场景问题,会议数据未进行有效的分析,数据价值未得到有效挖掘和开发。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基于多功能会议终端的智能会议系统,使用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来完成办公会议场景的多样化需求。
现有的无纸化会议系统,主要功能是将系统服务端集成于盒子中,加上硬件集成的无线路由模块,使用移动设备接入会议,实现自动部署、设备认证、会议快速创建、资料轻松上传共享、会议资料阅读、自由标注、同步阅读等功能。
在实际运用中,盒子的功能较为单一,仅解决了会议资料在客户设备中无纸化共享的问题,若会议时需要录音、放置桌牌、手机或 PAD投屏,还需要另行准备录音设备和打印桌牌,若投屏设备不支持手机或PAD直接投屏,还需要外接,具备降低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各个盒子信息相互独立,各会议室的资料无法共享,形成信息孤岛,无法对各会议室的会议情况进行整体把控和统筹。
且现有的会议系统装置,在散热问题上存在不足,导致其不能做高集成度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发明人经过研发设计了一种新结构的智能会议系统,提出了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智能终端通过集成4G模块、电子桌牌模块、无线投屏模块、录音模块等硬件模块,解决会议过程中会议环境准备复杂的问题;通过4G模块,实现各个智能终端之间、智能终端与云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将服务端部署到云服务器上,实现会议室预约、资料云共享、会议情况统筹等功能,解决各终端信息孤立的问题,并且基于新的散热结构,使其可以做成高集成化的结构设计,实现体积轻量化设计。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集成度的智能会议系统装置,包括壳体,开设在壳体对称的两侧面和底部的散热孔,壳体内中部悬架式安装有一块中部镂空的安装板,安装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主板的安装螺孔,主板沿边缘安通过安装螺孔装在所述安装板的镂空区域内,各硬件模块安装在主板上,外接至主板的多媒体模块集成安装在主板上,多媒体模块的接口安装在所述安装板边缘区域的下面或上面并使得各硬件接口外露在壳体外,所述主板的最顶部安装有一个集成式风扇,所述集成式风扇能向下和四周鼓风,引导气流经过整个主板向四周和下方出风。
进一步的,所述硬件模块包括WiFi模块、mSTAT接口、固态硬盘、4G或5G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2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