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炒茶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83399.0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2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钟山;陈俊东;吴家杰;曾勇谋;王运恒;林杰峰;卢桂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梧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G01G19/52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李哲瑜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炒茶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炒茶机,属于茶叶翻炒设备,解决传统炒茶机无法定量翻炒的问题,该炒茶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顶部设有用于输送茶叶的进料机构,所述的进料机构下方设有用于称量茶叶的称重机构,所述的称重机构下方设有用于翻炒茶叶的炒茶机构,所述的炒茶机构上方设有用于添加茶油的茶油机构,所述的称重机构、炒茶机构、茶油机构均与机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小型炒茶机,能够在翻炒的过程中同时定量称重,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炒茶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小型炒茶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茶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茶的加工过程中,一般需要对其进行翻炒,传统的炒茶工艺是人工翻炒,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自动化炒茶机也逐步应用到茶叶加工行业中。现有的机械自动化炒茶机,大多是大型炒茶机,茶叶未经过称重便集中翻炒,在后续定量压饼、定量包装等工序中又要重新进行称重,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后续加工生产。因此,亟需研发设计一种小型炒茶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小型炒茶机,能够在翻炒的过程中同时定量称重,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小型炒茶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顶部设有用于输送茶叶的进料机构,所述的进料机构下方设有用于称量茶叶的称重机构,所述的称重机构下方设有用于翻炒茶叶的炒茶机构,所述的炒茶机构上方设有用于添加茶油的茶油机构,所述的称重机构、炒茶机构、茶油机构均与机架连接。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进料机构包括料斗、输送带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的料斗固定在机架顶部,所述的输送带通过传动辊与料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辊连接;所述的输送带上方还设有搅拌栅,所述的搅拌栅与料斗通过轴承连接,且所述的搅拌栅一端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称重机构包括称重槽板、称重板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的称重槽板转动安装在进料机构的出料口正下方的机架上,且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承重槽板连接,所述的称重板通过伸缩杆活动安装在称重槽板的底部,且所述的称重板与称重槽板之间设有称重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炒茶机构包括炒锅、翻板、压板、旋转轴和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的炒锅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的旋转轴两端通过轴承与炒锅连接,且所述的旋转轴一端通过链传动机构与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翻板、压板均通过支撑杆与旋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翻板为平面板,所述的压板为弧形板,所述翻板、压板与炒锅的内壁均为间隙配合,且所述翻板与炒锅之间的间隙小于压板与炒锅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杆包括支撑柱和连接柱,所述的连接柱上开设有长腰形孔,所述的连接柱活动插接在支撑柱内,且它们之间通过锁紧螺栓穿过长腰形孔与螺母锁紧连接,所述的翻板、压板均与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柱与旋转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炒锅一侧还通过合页安装有出料板,所述的出料板与炒锅侧面之间通过插销锁紧连接,所述的出料板上还设有拉环。
进一步地,所述的炒锅底部还内嵌设有电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炒锅上方还设有毛刷,所述的毛刷通过安装板与机架连接,且所述的毛刷与压板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的茶油机构包括油管和第四驱动电机,所述的油管转动安装在机架上,且所述的油管一端与第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油管上设有多个油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梧州学院,未经梧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833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轮机转轮叶片全尺寸修型检查样板
- 下一篇:三屏数字电接点压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