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站台事故救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70377.0 | 申请日: | 2020-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3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秦川;李兆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立科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B1/02 | 分类号: | B61B1/02;B61K13/00 |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张伟 |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站台 事故 救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站台事故救援装置,属于轨道交通救援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破拆工具进行破坏性救援,救援成本高,而且救援时间长、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救援装置主体,救援装置主体用于与站台刚性接触;膨胀体固连于所述救援装置主体一侧,用于与列车的车体柔性接触、并驱动车体垂直于列车运行方向位移;行程指示器用于计量车体位移行程,所述行程指示器装设于所述救援装置主体上,且所述行程指示器一端与车体接触,以便所述行程指示器跟随所述膨胀体的膨胀运动而联动,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避免破拆站台,救援成本低,救援时间短、效率高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救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站台事故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地铁和铁路交通迅猛发展,由于轨道交通的特殊性,庞大复杂的地下或地上交通网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救援问题,比如站台与列车间夹人事故,仅在中国就已发生多起,如“北京地铁11·06夹人事件”、“南京地铁D3026号列车南京南站夹人事件”、“上海曹杨路站3号线夹人事件”等等,事故发生后,人员被夹在列车与站台之间的狭小间隙中,或者被夹在列车与站台安全屏蔽门之间的狭小间隙中,为了避免二次伤害到被夹人员列车必须保持原地不动;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救援方法是使用破拆工具对站台进行破拆,以D3026号列车南京南站夹人事件为例:现场被夹男子的下身全部卡在站台的缝隙内,救援难度很大,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救援,消防官兵将站台的面板、混泥土破拆开,最终将男子救出,但经现场的急救人员确认,该男子已无生命体征,而且,整个救援过程导致列车断营运时间长达两个小时以上,因此,采用破拆工具进行破坏性救援,救援成本高,而且救援时间长、效率低;
所以,就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破拆站台,救援成本低,救援时间短、效率高的一种轨道交通站台事故救援装置是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破拆站台,救援成本低,救援时间短、效率高的一种轨道交通站台事故救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轨道交通站台事故救援装置,包括:
救援装置主体,其用于与站台刚性接触;
膨胀体,其固连于所述救援装置主体一侧,用于与列车的车体柔性接触、并驱动车体垂直于列车运行方向位移;
行程指示器,其用于计量车体位移行程,所述行程指示器装设于所述救援装置主体上,且所述行程指示器一端与车体接触,以便所述行程指示器跟随所述膨胀体的膨胀运动而联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能够驱动两个所述救援装置主体同步工作的气路系统;
所述气路系统包括;
压缩气瓶,其用于为膨胀体提供膨胀动力源;
主管路,其与所述压缩气瓶连通,所述主管路并联有第一分支管路和第二分支管路,所述第一分支管路和所述第二分支管路均通过接头连接有所述膨胀体;
阀门组,其分布在所述主管路、所述第一分支管路、所述第二分支管路上,用于使所述膨胀体充气或排气;
减压阀,其安装于所述主管路上,用于使所述压缩气瓶内的高压空气降压排出;
压力表,其安装于所述主管路上,用于检测主管路气压。
进一步的,所述救援装置主体包括基板和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限位板;
所述基板通过连接件固连有所述膨胀体;
所述限位板安装有所述行程指示器和用于提拉所述救援装置主体的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立科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优立科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703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板固定装置、固定结构及胶囊内窥镜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压力变送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