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围堤施工全过程沉降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61966.2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2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蔡建;王鹏;谭必五;罗建春;杨亮;康星;龚永康;赵丁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4 | 分类号: | G01C5/04;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全过程 沉降 监测 系统 | ||
一种围堤施工全过程沉降监测系统,包括:沉降监测机构、信号处理模块、水压力计信号线和袋装碎石,沉降监测机构设于围堤下方的天然泥面上,信号处理模块和沉降监测机构通过水压力计信号线中间连接,袋装碎石与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可实现围堤施工前期水下施工期间沉降的实时自动化监测,同时也消除施工期间潮水的水位在不断变化对沉降的影响,观测装置通过绳索与连接线连接并置于不受施工船舶影响的区域,避免了船舶在施工区进出移动等对装置造成破坏影响。实现了围堤从水下至水上施工堤身加载全过程监测数据收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域施工监测的围堤(坝)施工全过程天然泥面沉降的监测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围堤施工全过程沉降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围堤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围堤下部的天然地基沉降情况进行监测,根据沉降量大小和沉降速率的变化分析,判断围堤施工时地基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动态指导施工,控制围堤施工的加载进度。另一方面,实测的沉降量也是完工时计算实际工程材料用量的依据,为工程核算成本提供数据支撑,为类似工程提供预沉降量值提供参考。
目前,工程中地基沉降量一般采用水准尺和水准仪进行工程水准测量。工程水准测量只能进行陆上高程测量,围堤施工通常分为三分部:一部分位于水下,另一部分位于潮位变动区,还有一部分位于水面以上。在水面以下围堤施工的前期阶段受施工作业船舶、风浪、水流等多重因素影响无法采用常规的沉降监测手段实施测量监测,目前只能在围堤露出水面后才能开始进行沉降测量,所测沉降资料缺少施工前期阶段的沉降量情况。导致设计人员无法对水下部分前期沉降趋势进行分析并对地基前期固结度情况进行计算,不利于施工生产及科研工作的开展,工程完工结算时缺少前期沉降量资料,如何估算因这部分沉降量而导致的工程量增加成为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围堤施工全过程沉降监测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围堤施工全过程沉降监测系统,包括:沉降监测机构、信号处理模块、水压力计信号线和袋装碎石,所述沉降监测机构设于围堤下方的天然泥面上,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和沉降监测机构通过水压力计信号线中间连接,所述袋装碎石与信号处理模块连接;
其中,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安装架、连接线、锂电池、第一供电单元模块、第一数据采集单元模块、第一数据存储单元模块、第一数据传输单元模块、安装架内部连接线、浮桶式信号箱、第二供电单元模块、第二数据采集单元模块、第二数据存储单元模块、第二数据传输单元模块、太阳能电板和浮桶箱内部连接线,所述安装架与沉降监测机构中间端连接,所述安装架上设有袋装碎石,所述安装架通过连接线与浮桶式信号箱连接,所述锂电池、第一供电单元模块、第一数据采集单元模块、第一数据存储单元模块和第一数据传输单元模块通过安装架内部连接线与安装架内部连接,所述安装架内部连接线一端与水压力计信号线连接,所述安装架内部连接线另一端与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供电单元模块、第二数据采集单元模块、第二数据存储单元模块、第二数据传输单元模块和太阳能电板通过浮桶箱内部连接线与浮桶式信号箱内部连接,所述浮桶箱内部连接线与连接线连接。
进一步,所述沉降监测机构包括:监测水压力计、基准水压力计、基准桩和弹性管道,所述监测水压力计与弹性管道左端连接,所述基准水压力计与弹性管道右端连接,所述弹性管道设于围堤下方的天然泥面上,所述监测水压力计和基准水压力计通过水压力计信号线与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基准桩与弹性管道右端下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可实现围堤施工前期水下施工期间沉降的实时自动化监测,同时也消除施工期间潮水的水位在不断变化对沉降的影响,观测装置通过绳索与连接线连接并置于不受施工船舶影响的区域,避免了船舶在施工区进出移动等对装置造成破坏影响。实现了围堤从水下至水上施工堤身加载全过程监测数据收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619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疲劳驾驶多源信息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矿山压力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