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双体船的水上救援打捞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60606.0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77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龙;赵嘉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9/02 | 分类号: | B63C9/02;B63B1/10;B63B17/00;B63C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体船 水上 救援 打捞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双体船的水上救援打捞机构,它由迎接平台、承托平台、侧面挡板、后部卷缩挡带、升降执行机构、迎接平台驱动机构组成。迎接平台驱动机构驱动迎接平台转动,使迎接平台可以在迎接状态和关闭状态两者之间转换。后部卷缩挡带、侧面挡板和处于关闭状态的迎接平台将承托平台封闭,升降执行机构驱动救援打捞机构升降进行救援。从而达到快速、便捷以及有效避免落水人员受到二次伤害的有益效果,提高了救援打捞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江、河、湖、海水面救援打捞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体船的水上救援打捞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遇到洪水、江河及海上航行事故等紧急救援情况时,一般采用体型小、质量轻、速度快、驾驶灵活的救生艇或冲锋舟对落水人员实施救援。救援人员操作救生艇或冲锋舟靠近落水人员,船上救援人员与进入水中的救援人员一起配合使用拖、拉、拽等方式将其救起。
这种救援方式不仅耗费了大量的黄金救治时间,而在靠近过程中船体与落水人员接触过近以及救援过程易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由于落水人员落水后失去理智易慌忙扯拽,增加了救援人员的自身危险。
专利号为CN10699504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与双体船配套使用的水面救援打捞机构,该机构与双体船连接,布置在双体船的后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驱动机构、联杆机构和平衡联杆机构。这种与双体船配套使用的水面救援打捞机构,通过所述升降驱动机构、所述联杆机构和所述平衡联杆机构的配合,驱动打捞筐进行打捞作业。该专利宣称的有益效果是:1、实现了机械替代人工的救援打捞作业方式的转变,提高了救援打捞作业效率,且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装置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2、采用双体船结构形式的拖船,使得救援打捞作业过程中,水上航行速度高、机动性好,转向灵活。
但是,这种与双体船配套使用的救援打捞机构的机械机构较为复杂,增加操作难度和反应时间,不适合快速救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双体船的水上救援打捞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双体船的水上救援打捞机构,它包括:迎接平台、承托平台、侧面挡板、后部卷缩挡带、升降执行机构、迎接平台驱动机构。所述迎接平台设有迎接平台柱型机架、迎接板、迎接板缓冲装置、固定铰接口、连接臂铰接口。所述承托平台设置有承托平台柱型机架、缓冲板和承托网。所述缓冲板与承托平台柱型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承托网与承托平台柱型机架固定连接。所述迎接平台上的固定铰接口与承托平台上的承托平台柱型机架铰接。所述侧面挡板设置有侧面挡板柱型机架、挡板和升降执行机构连接口。所述侧面挡板的侧面挡板柱型机架与所述承托平台的承托平台柱型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后部卷缩挡带设有卷缩器、挡带。所述挡带与所述承托平台的承托平台柱型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卷缩器固定于双体船上。所述迎接平台驱动机构设置有封装外壳、驱动电机、传动丝杠、丝杠连接臂连接件、连接臂。所述封装外壳固定安装于侧面挡板的侧面挡板柱型机架上。
优选的,所述丝杠连接臂连接件一端与连接臂铰接,一端与丝杠连接。所述连接臂与迎接平台的连接臂铰接口铰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执行机构底端与所述升降执行机构连接口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执行机构顶端固定在双体船的两个船体之间。
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所述迎接平台驱动机构驱动迎接平台转动,使迎接平台具有两种状态:迎接状态和关闭状态,处于迎接状态时,便于落水人员进入承托平台;处于关闭状态时,防止落水人员从迎接平台滑落到水中。
2、通过所述卷缩器使所述挡带始终处于张紧状态,进而防止进入承托平台的落水人员从承托平台后端滑落到水中。
3、这种基于双体船的水上救援打捞机构通过所述升降执行机构将该机构平台上的落水人员提升到双体船甲板上,实现快速、省力、安全救援,同时降低了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606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