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防门上挡梁加腋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58198.5 | 申请日: | 2020-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57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伟昱 |
| 主分类号: | E04C3/46 | 分类号: | E04C3/46;E04B1/8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防 门上 挡梁加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人防门上挡梁加腋结构,包括人防门主体、上挡梁、竖向加腋钢筋、框架梁、第一水平加腋钢筋以及第二水平加腋钢筋,所述人防门主体由人防门框架、金属防护层、缓冲层、加固层组成,且所述人防门框架内部安装有两个加固层,两个所述加固层之间形成真空隔音层,所述加固层远离真空隔音层的一侧安装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远离加固层的一侧安装有金属防护层,所述金属防护层的外表面设有防腐蚀层,所述人防门主体顶端一侧设有上挡梁,所述上挡梁顶端两侧均设有框架梁,整体结构增加加腋钢筋区域的钢筋缠绕密度形成箍筋加密区,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防门上挡梁加腋结构。
背景技术
人防又称民防,民防是国际通用词,是政府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空袭,抗灾救灾措施,实施救援行动,防范和减轻灾害危害的活动,人防门是属于民防防护设备,顾名思义,人防门就是人民防护工程出入口的门叫人防门,人防门门洞处的上挡梁具有承受人防门荷载的功能,上挡梁具备有多大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对人防门的安全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挡梁大多通过加腋结构来满足抗剪要求,但现有的上挡梁加腋结构大多结构简单,不能同时兼具竖向和水平方向的加腋,梁的承载能力低,且抗震性能差,结构稳定性差,因此需要一种人防门上挡梁加腋结构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防门上挡梁加腋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防门上挡梁加腋结构,包括人防门主体、上挡梁、竖向加腋钢筋、框架梁、第一水平加腋钢筋以及第二水平加腋钢筋,所述人防门主体由人防门框架、金属防护层、缓冲层、加固层组成,且所述人防门框架内部安装有两个加固层,两个所述加固层之间形成真空隔音层,所述加固层远离真空隔音层的一侧安装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远离加固层的一侧安装有金属防护层,所述金属防护层的外表面设有防腐蚀层,所述人防门主体顶端一侧设有上挡梁,所述上挡梁顶端两侧均设有框架梁,所述上挡梁的两侧与框架梁之间均设有多组倾斜设置的竖向加腋钢筋,所述竖向加腋钢筋的两端位于上挡梁和框架梁内部均设有第一锚固植筋,所述第一锚固植筋与竖向加腋钢筋通过第一植筋胶粘剂粘接连接,所述竖向加腋钢筋与框架梁之间设有多组竖向加腋箍筋,所述上挡梁内部顶端设有多组交错连接的第一水平加腋钢筋和第二水平加腋钢筋,所述第一水平加腋钢筋和第二水平加腋钢筋的两端位于上挡梁内部设有第二锚固植筋,所述第二锚固植筋与第一水平加腋钢筋和第二水平加腋钢筋通过第二植筋胶粘剂粘接连接,所述第一水平加腋钢筋和第二水平加腋钢筋的内侧均设有附加支撑钢筋,所述第一水平加腋钢筋和第二水平加腋钢筋的外侧设有多组水平加腋箍筋。
优选的,所述第一植筋胶粘剂和第二植筋胶粘剂均采用A级改性环氧树脂胶。
优选的,所述竖向加腋箍筋的长度沿上挡梁向框架梁方向依次递减。
优选的,所述水平加腋箍筋的宽度沿上挡梁向框架梁方向依次递减。
优选的,多组所述竖向加腋钢筋横向等距离设置,多组所述第一水平加腋钢筋和第二水平加腋钢筋垂直等距离设置。
优选的,所述缓冲层采用弹性海绵,所述加固层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竖向加腋钢筋、第一水平加腋钢筋和第二水平加腋钢筋,通过上挡梁两侧与框架梁之间横向等距离设置有多组竖向加腋钢筋,提高上挡梁与框架梁在竖向的接触面积,通过第一水平加腋钢筋和第二水平加腋钢筋垂直等距离设置在上挡梁内部,且两端固定在框架梁内,提高上挡梁与框架梁在水平方向的接触面积,从而满足抗剪要求,大大提高梁的承载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伟昱,未经王伟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581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