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加热辊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34072.4 | 申请日: | 2020-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3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倪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华神电磁加热辊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6/44 | 分类号: | H05B6/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磁加热辊,包括辊筒,所述辊筒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辊筒两端分别设置法兰盖,所述法兰盖上设置轴头,所述轴头上设置集电环,所述辊筒的内部安装有线圈筒,所述线圈筒的表面缠绕有多个电磁加热线圈,所述线圈筒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隔磁层,所述隔磁层的外侧设置隔热层,所述法兰盖的内侧设置轴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设置隔磁层和隔热层能够对线圈筒左右两端、法兰盖及轴承构成了磁屏蔽和隔热,大大减弱了轴颈封头感应的涡流发热,提高了电磁加热辊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加热辊。
背景技术
电磁感应加热辊在纺织、印刷、包装、材料复合等领域有着广泛的使用。加热辊主要由内磁芯、励磁线圈以及由碳钢材料构成的感应发热层等而构成,其加热原理为励磁线圈通以交变电流,产生交变磁通。交变磁通通过内磁芯在感应发热层产生感应电流进而产生涡流焦耳热。
现有技术的产品通过内磁芯的交变磁通一方面使加热辊发热层产生了涡流发热,同时在辊两端也产生了涡流,该涡流降低了电磁感应加热的效率,同时使得加热辊两端轴颈等转动结构处产生有害热变形,辊轴的轴承易产生缺油、变形、卡死,励磁线圈的导线在轴颈处高温断损,降低了感应加热辊装置的可靠性及缩短了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加热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加热辊,包括辊筒,所述辊筒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辊筒两端分别设置法兰盖,所述法兰盖上设置轴头,所述轴头上设置集电环,所述辊筒的内部安装有线圈筒,所述线圈筒的表面缠绕有多个电磁加热线圈,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线圈筒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隔磁层,所述隔磁层的外侧设置隔热层,所述法兰盖的内侧设置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隔磁层为圆环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延伸至隔磁层上方,为半包围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隔磁层的材质为纳米晶导磁材料。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设置隔磁层和隔热层能够对线圈筒左右两端、法兰盖及轴承构成了磁屏蔽和隔热,大大减弱了轴颈封头感应的涡流发热,提高了电磁加热辊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辊筒、2法兰盖、3轴头、4集电环、5线圈筒、6电磁加热线圈、7隔磁层、8隔热层、9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看图1,一种电磁加热辊,包括辊筒1,辊筒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辊筒两端分别设置法兰盖2,法兰盖2上设置轴头3,轴头3上设置集电环4,辊1筒的内部安装有线圈筒5,线圈筒5的表面缠绕有多个电磁加热线圈6,线圈筒5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隔磁层7,隔磁层7的外侧设置隔热层8,法兰盖2的内侧设置轴承9。具体的,通过设置隔磁层7和隔热层8能够对线圈筒左右两端、法兰盖2及轴承9构成了磁屏蔽和隔热,大大减弱了轴颈封头感应的涡流发热,提高了电磁加热辊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隔磁层7为圆环结构。
本实施例中,隔热层8延伸至隔磁层上方,为半包围结构,增加隔热面积,提高隔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华神电磁加热辊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华神电磁加热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340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拼版线路板的图转酸性蚀刻线
- 下一篇:布纹方向的自动检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