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红外陶瓷加热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27218.2 | 申请日: | 2020-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4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吴峰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龙科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14 | 分类号: | H05B3/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闫世巍 | 
| 地址: | 224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陶瓷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远红外陶瓷加热瓦,包括:陶瓷底板,在所述陶瓷底板的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陶瓷固定侧板,在所述陶瓷固定侧板的上端之间设置有网格固定盖,在所述陶瓷底板上端的两个陶瓷固定侧板之间设置有隔热保温层,在所述隔热保温层上端的两个陶瓷固定侧板之间设置有红外反射板,在所述红外反射板上端的两个陶瓷固定侧板之间设置有发热体,在所述陶瓷底板的下端设置有T型陶瓷固定座,所述T型陶瓷固定座包括:设置在上端的大陶瓷固定座体和设置在下端的小陶瓷固定座体,在所述T型陶瓷固定座内设置有出线孔,与发热体相连接的导线穿过出线孔伸出T型陶瓷固定座的下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器,尤其涉及一种远红外陶瓷加热瓦。
背景技术
加热瓦被广泛应用于热成型、真空成型机、PVC管套接机、热压机、热处理设备、收缩包装机、烟草烘干机、烘箱、汽车内饰机械、桑拿房、爬行动物宠物房等。加热瓦在使用过程中陶瓷固定座出线孔处的导线与电源线连接后才能通电工作,由于功率较大,导线与电源线接头处容易老化,是经常发生接触不良的地方,需要定期重新接线,重新接线时由于导线没有足够的预留长度会导致导线越来越短,直至无法接线,最终导致整个加热瓦需要更换,浪费资源,市场上也有一些预留导线长度的加热瓦,但导线无法归置,容易近距离接触加热瓦的高温处,导致导线外壳融化裸露,造成漏电风险,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现有的加热瓦使用过程中没有很好的隔热效果,加热瓦容易反向散热造成大量热量流失,加热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预留导线长度的远红外陶瓷加热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远红外陶瓷加热瓦,包括:陶瓷底板,在所述陶瓷底板的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陶瓷固定侧板,在所述陶瓷固定侧板的上端之间设置有网格固定盖,在所述陶瓷底板上端的两个陶瓷固定侧板之间设置有隔热保温层,在所述隔热保温层上端的两个陶瓷固定侧板之间设置有红外反射板,在所述红外反射板上端的两个陶瓷固定侧板之间设置有发热体,在所述陶瓷底板的下端设置有T型陶瓷固定座,所述T型陶瓷固定座包括:设置在上端的大陶瓷固定座体和设置在下端的小陶瓷固定座体,在所述T型陶瓷固定座内设置有出线孔,与发热体相连接的导线穿过出线孔伸出T型陶瓷固定座的下端,在所述小陶瓷固定座体的下端四周均匀设置有若干螺栓固定座,在所述小陶瓷固定座体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绕线槽,在所述小陶瓷固定座体的四周分别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上端通过85°铰链与大陶瓷固定座体活动连接,在所述85°铰链的铰链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大陶瓷固定座体相抵,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隔热板远离小陶瓷固定座体的一侧相抵,在所述隔热板的下端设置有圆弧形挤压面。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隔热保温层采用高硅氧玻璃纤维或陶瓷纤维制成。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隔热板采用陶瓷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上述远红外陶瓷加热瓦,结构新颖,能够预留导线长度,并将导线缠绕在陶瓷固定座上的绕线槽内进行整齐归置,美观实用,便于导线能够有足够长的长度与电源线接头老化后实现多次重新接线,陶瓷固定座的四周还通过陶瓷隔热板对导线进行限位,能够防止导线松散后近距离接触加热瓦的高温处,有效保护导线,杜绝发生高温熔化裸露现象,消除漏电风险的安全隐患,安全可靠,同时,加热瓦采用红外反射板进行光源反射,并通过隔热保温层进行隔热保温,能够有效防止加热瓦反向散热造成热量流失,加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远红外陶瓷加热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远红外陶瓷加热瓦安装在设备上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龙科电器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龙科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272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