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持双向功率分配及汇聚的桥接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89734.0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8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疆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谌杰君 |
地址: | 511431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浦街厦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双向 功率 分配 汇聚 接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持双向功率分配及汇聚的桥接线,所述分线端分别电连接有升降压模块和分线控制协议,所述主线端一端也与升降压模块和分线控制协议电连接,所述主线端另一端通过控制主线控制协议与MCU电连接,所述分线控制协议也电连接至MCU;所述MCU和升降压模块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触摸切换开关,所述壳体正面设置有工作状态指示灯。本申请采用多个升降压模块配合分线控制协议和主线控制协议,既能满足功率分配为多个设备进行充电操作,也能进行功率汇聚为笔记本进行供电,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充电器,实现更多场景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持双向功率分配及汇聚的桥接线。
背景技术
现在Type-C端口越来越普及成各类设备的充电端口,充电功率要求也越来越大,市面上的转接线只有单向的充电功能,无法将多个低功率充电设备转换级联成高功率充电设备,给一些大功率产品供电。同时人们对电脑、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给多台设备充电的机会也越来越大;每个设备都使用一个充电器再加一条充电线进行充电,数据线收纳十分不方便;市面上的转接线不具有功率智能分配功能,无法最大发挥充电器的性能。
而笔记本等大功率设备需要较高功率才能正常工作。在遇到出差旅行或户外办公而未带原装充电器时,传统充电宝、常规手机充电器一般不支持给笔记本充电,用户只能临时再去购买大功率充电器,而大功率充电器往往价格昂贵,充电时发热较大。或者临时遇到大功率应用场景时,家中只有闲置的普通充电宝或者手机充电器,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小功率供电设备,那么能节省购置新的大功率充电设备的成本。
传统的一拖三数据线只能在同等电压下通过一口输入,然后分配给一个或者多个设备充电。实际使用时,如果多口同时插入设备充电,每个端口的电流很小,充电慢,而且很多型号一拖三数据线无法识别快充模式。传统的一拖三数据线更多是满足不同设备的接口需求(Type-C、microUSB、lighting)。
故申请人基于上述需求和现有的产品,设计出了一种支持双向功率分配及汇聚的桥接线,既能满足大功率设备为多台手机供电的需求,也能满足多个小功率充电器/移动电源为笔记本供电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支持双向功率分配及汇聚的桥接线。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支持双向功率分配及汇聚的桥接线,包括一主线端、一壳体,一MCU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线端,所述分线端分别电连接有升降压模块和分线控制协议,所述主线端一端也与升降压模块和分线控制协议电连接,所述主线端另一端通过控制主线控制协议与MCU电连接,所述分线控制协议也电连接至MCU;
所述MCU和升降压模块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触摸切换开关,所述壳体正面设置有工作状态指示灯。
作为优选,所述分线端设置在壳体外的同一侧面。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压模块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石墨散热片或者铜散热片。
作为优选,所述主线端和分线端均为Type-C接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采用多个升降压模块配合分线控制协议和主线控制协议,既能满足功率分配为多个设备进行充电操作,也能进行功率汇聚为笔记本进行供电,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充电器,实现更多场景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疆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疆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97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车辆动态石英压电称重装置
- 下一篇:汽车轴承支架的滑动式同轴度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