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强型抗拔管桩焊接连接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64672.8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6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斌;王卫东;周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58;E02D5/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型抗拔管桩 焊接 连接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桩基础领域的一种增强型抗拔管桩焊接连接接头。技术方案为:管桩的端部设有受拉端板,管桩内设置纵向的预应力主筋,预应力主筋与受拉端板焊接,受拉环箍与受拉端板垂直焊接,并套在管桩的管壁上;管桩内布置纵向的连接短钢筋,连接短钢筋与预应力主筋错开布置,连接短钢筋的一端与受拉端板焊接;上节的管桩与下节的管桩通过各自的受拉端板焊接固定,连接块焊接在上下两块受拉端板连接处的四周的上节受拉环箍和下节受拉环箍上。它是一种质量可靠、受力合理、方便工厂预制化,可以增强两节管桩之间的连接性能的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桩基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桩接头构造。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因其单桩承载力高、施工便捷、质量可靠、造价低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基础工程中。管桩在用作抗拔桩时一般由预应力钢筋的预压应力和连接接头的质量控制。目前,根据现国家标准图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0G409中的管桩产品,预应力管桩仅通过设置在端板上的锚固孔和预应力钢筋将力传递给混凝土,由于锚固孔处的端板厚度较小,易在锚固孔处产生应力集中和剪切破坏现象,甚至可能会造成连接端板的整体破坏,制约了桩体的承载性能。此外,预应力管桩一般是通过接头端板的焊接进行连接,加之管桩端部的环箍壁厚仅1.5mm~2.3mm,厚度较小,仅用作构造,不能起传递拉力的作用,上一节桩所受的力只能通过端板传递给下一节桩,这对电焊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非常高,端板连接处的焊接质量往往决定着整根抗拔管桩的质量。以上两方面因素的存在,限制了抗拔管桩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强型抗拔管桩焊接连接接头,它是一种质量可靠、受力合理、方便工厂预制化,可以增强两节管桩之间的连接性能的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增强型抗拔管桩焊接连接接头,管桩的端部设有受拉端板,管桩内设置纵向的预应力主筋,预应力主筋与受拉端板焊接,受拉环箍与受拉端板垂直焊接,并套在管桩的管壁上;管桩内布置纵向的连接短钢筋,连接短钢筋与预应力主筋错开布置,连接短钢筋的一端与受拉端板焊接;上节的管桩与下节的管桩通过各自的受拉端板焊接固定,连接块焊接在上下两块受拉端板连接处的四周的上节受拉环箍和下节受拉环箍上。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连接短钢筋的一端与受拉端板焊接被替换成连接短钢筋焊接在受拉环箍内壁上。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受拉环箍嵌入管桩内,受拉环箍的外壁与管桩的外壁齐平。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单节管桩的受拉端板、受拉环箍和连接短钢筋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为工厂预制一体化结构。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连接块数量为4~6块,均匀布置焊接在上下两块受拉端板连接处的四周的上节受拉环箍和下节受拉环箍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受拉端板和受拉环箍参与管桩受力,受拉端板和受拉环箍的厚度计算考虑钢管受拉,具体厚度可按实际计算确定。一般现有技术中,如现国家标准图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0G409中规定的管桩端板为20mm至25mm厚,端板在锚固孔处的厚度较小,成为受位的薄弱节点,不利于受拉;现国家标准图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0G409中规定的管桩环箍为1.5mm~2.3mm厚,厚度较小,仅用作构造,不能起传递拉力的作用。而本技术方案中,端板和环箍需要加厚,形成增强的受拉端板和受拉环箍相结合的体系,考虑受力和经济成本等因素,受拉端板厚度宜在现国家标准图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0G409中管桩产品的端板厚度上增加3mm至5mm;受拉环箍宜为10mm至12mm厚。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能通过受拉端板、受拉环箍、增设的连接块和连接短钢筋共同受力,形成新的受力体系,提高抗拔管桩的承载性能的增强型抗拔管桩焊接连接接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646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冲击自动挡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温控调节的立式冷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