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警用抓捕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62437.7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9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云警警用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B15/00 | 分类号: | F41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王希刚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抓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警用抓捕器,包括握筒,所述握筒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握筒的一端套设有动作筒,所述动作筒内腔的侧壁活动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夹具,所述动作筒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定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接触目标后可以实现快速锁定,可进行追捕目标进行有效的抓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警用装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警用抓捕器。
背景技术
一般现有技术中,对歹徒、醉酒者、精神行动异常者以及各种危险动物等进行约束时,所使用的工具端部为U型叉头,使用时必须要借助墙或其它固定物体方能达到约束效果。但此方法要求条件高且约束效果很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警用抓捕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警用抓捕器,包括握筒,所述握筒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握筒的一端套设有动作筒,所述动作筒内腔的侧壁活动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夹具,所述动作筒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定子。
优选的,所述握筒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滑层,上述防滑层的长度为握筒长度的零点七五倍。
优选的,所述夹具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夹具的一端均通过同一转轴活动安装于动作筒远离握筒的一端,且所述夹具的形状为弧形环状。
优选的,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安装位置与第一锥齿轮的安装位置之间夹角为垂直角,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分别与夹具相连接,另一端均通过同一转轴活动安装于连接杆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定子的长度与固定座与固定块之间最小距离之间的差值为三厘米,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与定子相适配的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警用抓捕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接触目标后可以实现快速锁定,可进行追捕目标进行有效的抓捕。
1、通过握筒、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夹具等组件之间的配合,单手握住握筒,再单手握住动作筒,当靠近目标后,进行抓捕时,逆时针转动握筒,随着握筒的转动,第一锥齿轮通过与第二锥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驱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伴随着第二锥齿轮的转动,带动连接杆向动作筒内部移动,并结合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之间的配合使夹具收紧通过简便的操作便可实现对目标进行有效的抓捕。
2、通过固定块、弹簧和定子等组件之间的配合,固定块上设置的凹槽转动至定子前,此时定子在弹簧的作用下进入固定块内部设置的凹槽,对动作筒的位置进行定位,通过简单的操作便可固定住夹具的位置,维持抓捕效果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位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握筒、2固定块、3第一锥齿轮、4动作筒、5第二锥齿轮、6连接杆、7第一传动杆、8第二传动杆、9夹具、10固定座、11弹簧、12定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云警警用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云警警用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624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内窥镜用插入部旋转结构
- 下一篇:一种化工生产用循环用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