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字智能化活性炭吸附床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43133.6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60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鑫金臣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53/30 |
代理公司: | 成都启慧金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99 | 代理人: | 何媛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智能化 活性炭 吸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数字智能化活性炭吸附床,包括吸附床机壳,所述吸附床机壳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吸附床机壳的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所述吸附床机壳的右侧固定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开口的内部设置有吸附板,所述吸附板的内壁与吸附床机壳的内壁接触。本实用新型设有监测机构、控制器和指示灯,其中,毒性气体传感器对通过该活性炭吸附床排出的气体进行监测,当毒性气体传感器监测到通过活性炭板过滤后的气体仍含有较多的有害物质时,毒性气体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然后通过控制器将指示灯打开,此时,使用者可通过观察指示灯是否亮起,判断活性炭板的吸附能力,进而便于使用者即可更换活性炭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吸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数字智能化活性炭吸附床。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黑色多孔的固体炭质。主要成分为碳,并含少量氧、氢、硫、氮、氯等元素。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是用途极广的一种工业吸附剂。目前,市场上的活性炭吸附床,大多通过活性炭板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但在使用一段时间,活性炭板对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降低,若未及时更换活性炭板,容易导致活性炭吸附床对废气的处理效果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数字智能化活性炭吸附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数字智能化活性炭吸附床,包括吸附床机壳,所述吸附床机壳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吸附床机壳的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所述吸附床机壳的右侧固定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开口的内部设置有吸附板,所述吸附板的内壁与吸附床机壳的内壁接触。
所述吸附床机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表面与吸附板的内壁接触,所述吸附床机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位于吸附板的右侧,所述吸附床机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吸附床机壳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指示灯,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监测机构和指示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附板包括活性炭板,所述活性炭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所述吸附床机壳的内壁和开口的内壁均与支撑框架的表面接触,所述支撑框架的左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壁与固定机构的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挡块,所述挡块的底部与吸附床机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表面与固定孔的内壁接触,所述固定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与吸附床机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监测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下两侧均与吸附床机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毒性气体传感器,所述毒性气体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附床机壳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环,所述挡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环,所述滑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柱,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和吸附床机壳的内壁均与推动柱的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对推动柱的拉力大于吸附板的重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有监测机构、控制器和指示灯,其中,毒性气体传感器对通过该活性炭吸附床排出的气体进行监测,当毒性气体传感器监测到通过活性炭板过滤后的气体仍含有较多的有害物质时,毒性气体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然后通过控制器将指示灯打开,此时,使用者可通过观察指示灯是否亮起,判断活性炭板的吸附能力,进而便于使用者即可更换活性炭板,同时,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和固定孔,将固定柱插入至固定孔内,通过固定柱即可将活性炭板固定在吸附床机壳内,在拆卸活性炭板时,将固定柱从固定槽内移出,即可将活性炭板与吸附床机壳分离,进而通过固定机构和固定孔的配合,使活性炭板与吸附床机壳之间拆装较为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鑫金臣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鑫金臣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431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产科术后病人护理垫更换装置
- 下一篇:中医用温针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