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自密封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31344.8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9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金明勇;陈建克;陈凡;张胜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耐高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2 | 分类号: | F16J15/12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自密封环,涉及阀门配件技术领域,包括密封环本体,密封环本体的上端、下端处分别包覆有不锈钢包边,所述密封环本体采用增强柔性石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密封环本体的上端、下端设置不锈钢包边,将密封环本体的上端、下端连接为一个整体,其中一处受力时,将通过不锈钢包边传递至其他部分,从而保证自密封环受力更均匀,密封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配件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新型自密封环。
背景技术
自密封环是阀门中一种常用密封结构,其通常采用石墨加工为下部的内环口为楔面的环状体。
然旧型密封环由于其采用石墨制成,其固有的柔性容易导致旧型密封环一处受力时,该处所受到的压力等作用力难以传递到其他部分,若该处所受作用力过大,密封环容易由于过度变形而泄漏。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自密封环结构受力不均匀、易于变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自密封环,其整体性高、受力均匀,适于长期以及高温、高压等工况使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自密封环,包括上部分横截面为矩形、下部分横截面为楔形的密封环本体,密封环本体的上端、下端处分别包覆有不锈钢包边,所述密封环本体采用增强柔性石墨。
上述结构中,通过在密封环本体的上端、下端设置不锈钢包边,将密封环本体的上端、下端连接为一个整体,其中一处受力时,将通过不锈钢包边传递至其他部分,从而保证自密封环受力更均匀,密封效果更好。
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自密封环受到挤压后,由于不锈钢包边使得增强柔性石墨不会直接挤压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上端包覆结构如下:不锈钢包边从上端的端面的边沿延伸包覆至密封环本体的内径面、外径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端为锥形,所述不锈钢包边弯折为V形包覆于所述下端上。
上述结构用于确保上端、下端均包覆有不锈钢边,确保端部的受力均衡。
为加强楔面结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环本体的下部分的楔面上嵌设有一加强金属环,所述加强金属环为由多个V型条顺次连接而成。
为避免不锈钢包边挤压密封环本体,进一步地,所述上端的两个拐角同不锈钢包边之间、下端的尖端处同不锈钢包边之间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采用强度高于增强柔性石墨材料、低于不锈钢包边的材料。
为加强不锈钢包边与密封环本体之间的连接关系,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包边的中部同密封环本体之间连接有一固定件,固定件包括横截面为十字形的连接杆部和帽状的抵挡部。
为便于使用,进一步地,所述抵挡部的顶部为平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不锈钢包边将自密封环的上端、下端进行包裹,使其整体性和强度均得以提高,从而使自密封环受力更均匀,密封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4固定件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4固定件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耐高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耐高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313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引线框架的卷式收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引线框架的镀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