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椎术后护理用锻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28728.4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0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健红;莫艳;陈虹羽;韦芳敏;黄戈;谢程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30308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椎 术后 护理 锻炼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颈椎疾病护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颈椎术后护理用锻炼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直板,所述直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动推杆带动两个夹持块向中间挤压,从而将患者的肩膀固定住,配合电机带动螺纹杆旋转,从而使螺纹块和第一电动推杆左右小幅度移动,进而使患者的肩膀左右小幅度移动,有助于治疗颈椎复位,增强治疗效果,同时减小了人工强度,利用保护垫,增强患者的肩部的舒适感,增强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颈椎疾病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颈椎术后护理用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颈椎疾病常常因为长期坐姿不对,颈椎处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所引发,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以锻炼实现康复治疗。
目前锻炼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医护人员或者家人将患者的头部后仰进行锻炼,这样不仅增大了人工劳动强度,而且效果也不是很显著,延长康复周期;
2、现有技术中,不便同时对颈部和肩部进行锻炼,锻炼效果差,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颈椎术后护理用锻炼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将患者的头部后仰进行锻炼,增强人工劳动强度、以及不便同时对颈部和肩部进行锻炼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颈椎术后护理用锻炼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直板,所述直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的一端通过转轴与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椅,所述座椅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靠板,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靠板与座椅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螺纹块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为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靠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靠垫,所述靠垫为弹性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块的数量为四个,以座椅为中心对称分布。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颈椎术后护理用锻炼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287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泡沫成型设备的液压回路
- 下一篇:一种绿色印刷用油墨废液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