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叠插式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26447.5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7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钱微;杨倩;兰翰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02;H01R24/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吴彬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插式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插式连接器,其包括采样插座和叠插式插头,叠插式插头包括插头前部、插头导电体芯、插头后部和插头外壳;插座上设置有触发信号按钮、实验信号插座孔、取样涧、电阻取样片或电容取样片、实验信号连接端子、取样端子和触发按钮信号端子。其能通过叠插式插头得到并联电阻或并联电容,通过对并联电阻或并联电容的处理能得到插头叠插数量,能通过智能信息标签标定电气连接拓扑和记录电气连接事件;能利用采样插座上的按钮触发信号标定实验电气拓扑,确定连接关系。采用本实用新型叠插式连接器能解决目前电类实验无法记录电气拓扑连接的操作过程及相关数据,无法根据电气原理图自动计算、校验连接拓扑的正确性等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拓扑识别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叠插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类实验无法记录电气拓扑连接的操作过程及相关数据;无法根据电气原理图自动计算、校验连接拓扑的正确性;无法构建、运行实验的数字双胞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叠插式连接器,以解决现有电类实验无法记录电气拓扑连接的操作过程及相关数据;无法根据电气原理图自动计算、校验连接拓扑的正确性;无法构建、运行实验的数字双胞胎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叠插式连接器包括叠插式插头和采样插座;
所述叠插式插头包括插头前部、插头导电体芯、插头后部和插头外壳;
所述的插头前部包括管状的前绝缘护套、设置在前绝缘护套外侧面上的直槽体和设置在直槽体中的连接导体片A,所述连接导体片A上具有突出直槽体的弹性凸起部和伸出绝缘护套后端的插接端部;
所述的插头导电体芯包括由实验信号导电体、导电弹簧套、装配固定环和连接导线;实验信号导电体为管状结构,装配固定环设置在实验信号导电体的中部,导电弹簧套固定在实验信号导电体的前半段外表面上,连接导线的一端焊接在实验信号导电体的后半段外表面上;
所述的插头后部包括后绝缘护套、智能标签天线线圈、连接导体片B和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智能信息标签,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电容或电阻,所述的智能标签天线线圈设置在后绝缘护套的外表面上,后绝缘护套的后半段的内孔面上设置有与前绝缘护套的外侧面上直槽体插接配合的直凹槽,所述的连接导体片B的后半段设置在直凹槽中,后绝缘护套的前半段上设置有安装连接导体片B的前半段的插孔;绝缘护套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固定电路板的连接板,绝缘护套的外侧面上还设置有安装孔,连接导体片B上设置有固定在安装孔中的连接耳,所述连接导体片B通过导线与电路板上的电容或电阻连接;所述的智能标签天线线圈与电路板上部署的智能信息标签连接;
所述插头前部插装在插头外壳中,且前绝缘护套的前半部伸出插头外壳,连接导体片A上的弹性凸起部位于插头外壳的外部;所述插头导电体芯的前半段插装在前绝缘护套的内孔中,且插头导电体芯通过装配固定环固定在前绝缘护套中;所述插头后部插装在插头外壳中,连接导体片A的插接端部插在后绝缘护套上的插孔中并压在连接导体片B上;插头导电体芯的后半段插装在后绝缘护套的内孔中;
在后一个叠插式插头插装在前一个叠插式插头上时,后一个叠插式插头的前绝缘护套上的直槽体插装在前一个叠插式插头的后绝缘护套上的直凹槽中,后一个叠插式插头的连接导体片A上的弹性凸起部压在前一个叠插式插头的连接导体片B上,从而使前一个叠插式插头的电路板上部署的电阻与后一个叠插式插头的电路板上部署的电阻构成并联关系,或者使前一个叠插式插头的电路板上部署的电容与后一个叠插式插头的电路板上部署的电容构成并联关系;后一个叠插式插头的实验信号导电体的前半段插装在前一个叠插式插头的实验信号导电体的后半段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264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