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蓄电池单体电压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09557.0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2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蒋世奇;蒋涛;张雪原;张江林;王裕鑫;唐琦林;刘丹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96 | 分类号: | G01R31/396;G01R19/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王红霞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蓄电池 单体 电压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蓄电池单体电压检测装置,包括光耦开关矩阵;差分运放模块,与光耦开关矩阵相连;绝对值处理模块,与差分运放模块相连;光电隔离模块,与绝对值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并与AD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相连;AD转换模块,与光电隔离模块相连;CPU控制模块,与AD转换模块相连;译码器及逻辑门模块,与CPU控制模块相连,并与光耦开关矩阵相连。本装置通过由译码器及逻辑门模块控制的光耦开关矩阵,简化了装置内电路的结构,并可以灵活实现电路扩展,逻辑门使一个输出口能控制一节蓄电池两端光耦开口的通断,同时消除信号误传递导致测量的事故发生,提高了蓄电池单体电压测量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使得蓄电池电压检测装置更为简便且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压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蓄电池单体电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电动汽车发展越来越快,市面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因此对电动汽车维修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尤其体现在蓄电池的维修与保养上,需对蓄电池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与监控,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蓄电池是否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而当前的蓄电池大多为单体且电压不高,一般只有3.6V左右,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功率要求以及提高使用效率,多采用多节蓄电池串联方式提高输出电压,当多节蓄电池串联后的某一节蓄电池出现故障,均会导致整体故障,所以需要对多节蓄电池串联中的某个单体蓄电池进行精确检测。
当前对串联锂电池单体电压检测的难点主要在于串联电池组的各电池电位是逐渐升高的,单体锂电池的两端电压信号是包括了巨大的共模信号,此共模信号的消除是一个较大的难点,同时,串联锂电池组与电压检测相连,导致电池组时刻处于自放电状态,因此如何精确的测量单体电池电压并消除测量带来的串联锂电池组的性能损失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常用的对数量较多的串联蓄电池组进行单体电压检测方法非常占用资源,还存在可靠性不够等问题;也有一些测量装置中选用继电器作为开关,性能比较稳定可靠,但却存在体积过大、机械触点寿命有限、噪声较大等缺点,如串联的蓄电池过多,则会占用太多的空间,不利于集成检测,长时间使用还会存在不稳定的问题;也有一些检测方法中采用运算放大器结合P型MOSFET管,但由于漏电流和导通电阻的存在,会导致检测精度的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蓄电池单体电压检测装置,能减小检测装置的体积并实现高精度测量单体蓄电池的电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蓄电池单体电压检测装置,包括,
光耦开关矩阵,用于在导通时输入单体蓄电池两端的电压;
差分运放模块,与所述光耦开关矩阵的输出端相连,用于消除所述光耦开关矩阵传输的电压中的共模电压信号;
绝对值处理模块,与所述差分运放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将所述差分运放模块发送的电压进行绝对值处理;
光电隔离模块,与所述绝对值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并与AD 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相连,用于隔离所述绝对值处理模块和与所述光电隔离模块输出端相连的AD转换模块,以及接受绝对值处理模块发送的绝对值电压信号并发送;
AD转换模块,与所述光电隔离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将所述光电隔离模块发送的电压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发送;
CPU控制模块,与所述AD转换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用于根据AD 转换模块输出的数字信号输出控制信号;
译码器及逻辑门模块,与所述CPU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且所述译码器及逻辑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光耦开关矩阵的输入端相连,用于接收所述CPU控制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能够实现I/O口的扩展,控制所述光耦开关矩阵的选通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译码器及逻辑门模块包括74LS138译码器、逻辑门芯片74LS86和逻辑门芯片74LS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095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