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上焊下栓隔板贯通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09058.1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38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周世栋;张洪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58;E04B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混凝土 钢梁 上焊下栓 隔板 贯通 节点 | ||
一种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上焊下栓隔板贯通节点,属于结构工程领域。第一法兰板和第二法兰板分别与方钢管混凝土柱的两端焊接连接;第一贯通隔板和第二贯通隔板分别与第一法兰板和第二法兰板用高强螺栓连接,第一贯通隔板和第二贯通隔板分别与方钢管混凝土中柱上端和下端焊接连接,第一贯通隔板的伸出臂与其对应的牛腿钢梁的上翼缘焊接连接,第二贯通隔板的伸出臂与其对应的牛腿钢梁的下翼缘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方钢管混凝土柱柱壁与其对应的腹板连接板的一端焊接连接,腹板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其对应的牛腿钢梁一端的腹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焊下栓混合连接,现场安装就位快,可明显缩短工期,促进装配化进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点,特别涉及一种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上焊下栓隔板贯通节点,属结构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混组合结构中应用较多的是钢管混凝土结构,所谓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就是把混凝土灌入钢管中并捣实以加大钢管的强度和刚度。这种结构充分发挥了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长处,具有承载力高、塑性和韧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单层和多层工业厂房柱、高层建筑和桥梁等结构中。
现有的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节点结构施工复杂,焊缝较集中,影响施工效率,且焊缝意外损坏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现有的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节点结构受力能力差,受力不均匀,且容易发生变形。
我国《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59:2004)推荐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节点包括四种:内隔板式连接,带短梁的内隔板式连接,外环板式连接,隔板贯通式连接。隔板贯通式连接包括下栓上焊隔板贯通节点。内隔板式节点的节点内部不易施焊,影响了管内混凝土的浇注,使其在应用中受到钢管混凝土柱边长的影响。外环板式节点需要足够大的水平环板来保证节点的强度,导致用钢量明显增大。隔板贯通节点整体节点区段可以工厂预制,受理机制明确,可以减小柱壁的屈曲变形,承载力高,可以实现结构的“强节点,弱构件”抗震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受力更加合理、施工方便快捷的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上焊下栓隔板贯通节点。本实用新型既考虑在梁上形成塑性铰达到吸收和耗散地震方面,又避免了下翼缘焊缝缺陷对节点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施工方便快捷,减少因施工误差造成的施工困难、延误工期等情况,因而与其他节点相比,降低了造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上焊下栓隔板贯通节点,包括方钢管混凝土柱、两个法兰板、两个贯通隔板、腹板连接板、牛腿钢梁,两个所述第一法兰板和第二法兰板分别与方钢管混凝土上柱和方钢管混凝土下柱焊接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贯通隔板和第二贯通隔板分别与第一法兰板和第二法兰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贯通隔板和第二贯通隔板分别与方钢管混凝土中柱上端和下端焊接连接,两个所述贯通隔板均设有两个方向的伸出臂,所述第一贯通隔板的伸出臂与其对应的牛腿钢梁上翼缘焊接连接,所述第二贯通隔板的伸出臂与其对应的牛腿钢梁下翼缘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所述腹板连接板的一端与其对应的方钢管混凝土柱柱壁焊接连接,所述腹板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其对应的牛腿钢梁腹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一法兰板和第二法兰板分别与方钢管混凝土上柱和方钢管混凝土下柱的焊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一贯通隔板和第二贯通隔板分别与第一法兰板和第二法兰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贯通隔板和第二贯通隔板分别与方钢管混凝土中柱上端和下端焊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贯通隔板均设有两个方向的伸出臂,所述第一贯通隔板的伸出臂与其对应的牛腿钢梁上翼缘焊接连接,所述第二贯通隔板的伸出臂与其对应的牛腿钢梁下翼缘通过高强螺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腹板连接板的一端与其对应的方钢管混凝土柱柱壁焊接连接,所述腹板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其对应的牛腿钢梁腹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090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苗木灌溉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烟气污泥干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