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科上肢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07848.6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90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萍;王海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萍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4000 四川省乐山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科 上肢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科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神经科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左侧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右侧设有丝杆,丝杆上套设有滑块,滑块上表面设有滑杆,丝杆右侧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上部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滑槽,固定板上右侧设有支撑块,支撑块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表面设有海绵垫,支撑块左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左侧铰接有移动板,移动板上端前后对称设有两个短板,移动板上端内侧壁面设有挡板A,挡板A下方设有夹板,夹板下方设有挡板B,本实用新型利用丝杆转动带动滑块与滑杆移动,从而使推杆推动移动板绕铰接轴做圆弧运动,利用移动板带动手指做抓握的恢复训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神经科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有时骨折或者受损伤、牵拉的时候可能会引起桡神经损伤,主要表现垂腕,即手腕伸不直,无法抬起,手指无法伸直,治疗主要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训练,物理因子治疗,促进神经修复的治疗或者低频电刺激、神经生物反馈刺激、上肢运动康复、手功能训练,一些手部患有神经疾病的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通过训练装置活动手部神经,加强恢复效果,目前手部的康复训练一般是通过抓握物体来实现的,且患者在训练初期很难握住物体,就需要有人在旁辅助,不仅浪费人力,还容易影响患者信心,不利于患者恢复,因此提供一种便于患者恢复的康复训练装置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科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科上肢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一种神经科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左侧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右侧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上套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表面设有滑杆,所述丝杆右侧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板上右侧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表面设有海绵垫,所述支撑块左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左侧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端前后对称设有两个短板,所述移动板上端内侧壁面设有挡板A,所述挡板A下方设有夹板,所述夹板下方设有挡板B,所述夹板与挡板B之间设有多个弹簧,所述移动板前后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绞座A,所述绞座A左侧铰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左侧铰接有绞座B。
优选地,所述滑杆端部穿过滑槽内部延伸至固定板上方,所述滑杆端部右侧与绞座B左侧表面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丝杆与滑块螺纹配合,所述丝杆左侧与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丝杆右侧与定位块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板表面为弧形面。
优选地,所述弹簧上部与夹板底面连接固定,所述弹簧下部与挡板B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滑杆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滑槽为贯穿槽。
优选地,所述挡板A及挡板B端部与短板内侧壁面连接固定。
2.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利用丝杆转动带动滑块与滑杆移动,从而使推杆推动移动板绕铰接轴做圆弧运动,利用移动板带动手指做抓握的恢复训练,通过辅助装置锻炼,节省了人力,且使患者多次重复训练中记住抓握的感觉,有利于患者康复。
2、本实用新型利用夹板将患者手指固定在移动板上,便于患者手指随移动板做往复运动,锻炼手指灵活性,通过设有海绵垫的支撑块固定患者手臂,使患者训练时手臂处于相对舒适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移动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萍,未经陈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078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