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唇裂术后减张贴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05446.2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2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树蕃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8 | 分类号: | A61B17/08;A61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郑鹏坤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唇裂 术后 张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唇裂术后减张贴,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弹性片和用于容纳唇部的弧形腔,弧形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硅胶片通过第一胶布贴在唇部的一侧,第二硅胶片通过第二胶布贴在唇部的另一侧,唇部被弧形腔容纳在内,弧形腔的内壁与唇部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从而避免硅胶带触碰或压迫伤口,便于伤口愈合和清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张贴,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唇裂术后减张贴。
背景技术
唇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唇裂修复手术的基本步骤为定点设计、切开、唇鼻部裂开肌肉的复位和连续性的重建以及皮肤的缝合。在手术后处理,上唇部需要减张固定2周,以预防伤口裂开及减轻瘢痕愈合。
唇部是三维的结构,有一定的突度,尤其是张力较大的双侧唇裂。水平的减张贴初期会压迫伤口,并且不利于清洁,后期长时间佩戴可能对上颌发育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唇裂术后减张贴,该减张贴能够不压迫伤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唇裂术后减张贴,包括有硅胶带、第一硅胶片和第二硅胶片,硅胶带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硅胶片和第二硅胶片相连接,硅胶带、第一硅胶片和第二硅胶片一体化设置,第一硅胶片上设置有第一胶布,第二硅胶片上设置有第二胶布,硅胶带设置有弹性片和用于容纳唇部的弧形腔,弧形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硅胶带上设置有弧形部,弧形腔设置在弧形部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弹性片设置在弧形部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弹性片可拆卸连接在弧形部的外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弧形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弹性片上设置有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弹性片插入凹槽,第一卡扣卡入第一卡孔,第二卡扣卡入第二卡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呈“八”字型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弧形腔内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凸起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第二凸起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均设置有多个销槽,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上均设置有销孔和插销,插销穿过销孔,并插入相应的销槽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硅胶片和第二硅胶片均为圆盘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胶布设置在第一硅胶片的内侧,第二胶布设置在第二硅胶片的内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硅胶片通过第一胶布贴在唇部的一侧,第二硅胶片通过第二胶布贴在唇部的另一侧,唇部被弧形腔容纳在内,弧形腔的内壁与唇部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从而避免硅胶带触碰或压迫伤口,便于伤口愈合和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唇裂术后减张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唇裂术后减张贴的弧形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放大图;
图4为唇裂术后减张贴的的硅胶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054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电脑倒毛机
- 下一篇:一种方便安装的公寓窗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