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理教学用电磁感应演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03752.2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1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蔡晓敏 |
地址: | 350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理 教学 用电 感应 演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物理教学用电磁感应演示装置,通过设置蹄形磁铁、滑轨、小车、铜棒、导线和电池;所述滑轨和小车均设置于所述蹄形磁铁内;所述小车和所述滑轨可滑动连接;所述铜棒设置于所述小车上,且所述铜棒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电池的两极相连接,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使用,且能结合课表要求及学生学情设计,用于教学便于操作,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理教学用电磁感应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感应现象是指放在变化磁通量中的导体,会产生电动势。此电动势称为感应电动势或感生电动势,若将此导体闭合成一回路,则该电动势会驱使电子流动,形成感应电流,电磁感应是指因为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电磁学领域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不仅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为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转化奠定了实验基础,为人类获取巨大而廉价的电能开辟了道路,在实用上有重大意义。
目前中学教学中采用的传统教具,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但趣味性与灵活性不够,大多只能验证,不方便探究学习,因此十分有必要设计一款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灵活性并存的教学用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物理教学用电磁感应演示装置,包括蹄形磁铁、滑轨、小车、铜棒、导线和电池;
所述滑轨和小车均设置于所述蹄形磁铁内;
所述小车和所述滑轨可滑动连接;
所述铜棒设置于所述小车上,且所述铜棒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电池的两极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小车包括车体和车轮;
所述车体通过所述车轮与所述滑轨可滑动连接;
所述铜棒设置于所述车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挡板,用于限制所述小车的移动范围。
进一步地,还包括底板;
所述蹄形磁铁、滑块、小车、铜棒、导线和电池均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开关;
所述开关设置于所述导线上,用于控制所述导线的通断。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架;
所述蹄形磁铁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下方,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方;
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蹄形磁铁、滑轨、小车、铜棒、导线和电池;所述滑轨和小车均设置于所述蹄形磁铁内;所述小车和所述滑轨可滑动连接;所述铜棒设置于所述小车上,且所述铜棒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电池的两极相连接,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使用,且能结合课表要求及学生学情设计,用于教学便于操作,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理教学用电磁感应演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铜棒;2:车体;3:车轮;4:顶板;5:挡板;6:蹄形磁铁;7:支撑板;8:底板;9:导线;10:电池;11:开关;12:滑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未经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037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雷达天线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速拆装式终端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