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演示四季变换的操作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95812.0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8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严如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如玉 |
主分类号: | G09B27/08 | 分类号: | G09B2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演示 四季 变换 操作 | ||
一种模拟演示四季变换的操作仪,包括电源、遮光罩、激光笔、菲涅尔透镜和地球仪,遮光罩右侧设有开口,电源设置在遮光罩内部中心,电源设置在菲涅尔透镜的焦点上;所述地球仪包括球体、框架、底座和墨笔,球体活动设置在框架上;框架设置在底座上,框架上设有墨笔,框架下部设有滑槽,底座的顶端可在滑槽内滑动,滑槽内依次设有夏至位、春秋分位、冬至位。本实用新型整体装置简单,却能直观地显示地球自转公转导致的昼夜交替、四季变换下的南北回归线内太阳直射点的轨迹变换、南北极圈内的极昼极夜现象、昼夜晨昏线的显示以及与南北极圈的位置关系等地理现象,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加深对此抽象知识的理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演示四季变换的操作仪。
背景技术
在中学教学或科普宣传的过程中,有关于天文地理中的地球自转、地球绕太阳公转导致的地理现象的解释过于抽象,例如包含晨昏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极昼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等,因此需要一种演示操作仪用来供讲解学习或宣传用。
发明内容
根据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拟演示四季变换的操作仪来解决,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阐述。
一种模拟演示四季变换的操作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遮光罩、激光笔、菲涅尔透镜和地球仪,遮光罩右侧设有开口,电源设置在遮光罩内部中心,电源产生的光束将从开口射向菲涅尔透镜,电源设置在菲涅尔透镜的焦点上;遮光罩内侧刷有黑漆,菲涅尔透镜产生的平行光射向地球仪;
所述地球仪包括球体、框架、底座和墨笔,所述球体与框架连接,球体的转轴贯穿球体的中心;框架设置在底座上,框架上设有墨笔,框架下部设有滑槽,底座的顶端可在滑槽内滑动,滑槽内设有三个固定位,最左侧为夏至位,中间为春秋分位,最右侧为冬至位。
当底座位于夏至位时,此时转轴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3.26°,模拟黄赤交角,此时地球仪模拟的地球的夏至时节;当底座位于春秋分位时,此时转轴竖直,此时地球仪模拟的时地球的春分以及秋分时节;当底座位于冬至位时,此时转轴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设置为23.26°,模拟黄赤交角,此时地球仪模拟的地球的冬至时节。
遮光罩开口的相对一侧设有激光笔,将激光笔射向菲涅尔透镜,调节菲涅尔透镜,使得菲涅尔透镜的中心对准激光点,此时激光束依旧经过菲涅尔透镜的中心射出,并照射在地球仪上。
对于位置的校准,将地球仪的框架移动到春秋分位,此时激光束折射在球体上的位置即模拟的太阳折射点,调节地球仪的位置,使得激光束投射在球体的最大径上,完成安装位置的校验。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整体装置简单,却能直观地显示地球自转公转导致的昼夜交替、四季变换下的南北回归线内太阳直射点的轨迹变换、南北极圈内的极昼极夜现象、昼夜晨昏线的显示以及与南北极圈的位置关系等地理现象,能使得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加深对此抽象知识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地球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校准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模拟冬至时节的模拟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模拟春分以及秋分时节的模拟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模拟夏至时节的模拟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模拟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的模拟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模拟冬至日地球晨昏线位置情况的模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如玉,未经严如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958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