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信机房用的数据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90707.8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2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伍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丽华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5 | 代理人: | 王英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机房 数据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机房用的数据连接器,属于数据连接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通过设有转动轴和转动盘,且在转动轴上设有覆盖膜,在覆盖膜的另一端设于拉动块,进而当多余的连接端口没有使用时,转动转动盘,使得转动轴转动,且拉动拉动块,使得覆盖膜从空腔的内部拉出,便于对多余的连接端口进行覆盖,避免在连接端口处产生集尘,对连接端口进行防护,避免在使用时,造成接触不良的问题,通过设有风道,且设有微型风机,通过供电孔对微型风机进行供电,使得微型风机开启,进而加快风道内部空气的流动速度,使得热量便于通过通风孔排出,对连接端口进行降温处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和提高连接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机房用的数据连接器,属于数据连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信机房用于对电信、网通、移动、双线、电力以及政府或者企业等存放服务器,为用户以及员工提供IT服务的地方,在设备的使用时,为了设备之间的彼此数据连接,需要使用到数据连接器,将设备之间进行串联,使得数据得以传输,但现有的数据连接器为了适应多个设备之间彼此连接,往往在数据连接器上设置多个连接端口,且使得对应的连接端口之间彼此相连接,但在使用时,往往对有多余的连接端口使用不到,在不使用时,造成连接端口裸露在外部,容易集尘,导致在使用时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且现有的数据连接器功能较为单一,仅能起到数据连接的作用,而在连接时,由于数据的传输,往往对在连接处产生较多的热量,当热量堆积时,容易导致损坏,不便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机房用的数据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功能单一,容易集尘导致接触不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信机房用的数据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端口,且两侧的所述连接端口之间相对应连接,所述壳体的一端内部开设有圆形结构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缠绕固定有覆盖膜,所述覆盖膜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拉动块,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上端与下端均镶嵌安装有金属条,所述拉动块的一侧上端与下端均镶嵌安装有磁条,所述拉动块通过所述磁条吸附在所述凹槽内部的所述金属条上,所述拉动块的另一侧中间位置竖直开设有拉动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口均开设在所述凹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覆盖膜的一端贯穿所述空腔,并延伸至所述凹槽的内部与所述拉动块的一侧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的上端贯穿所述壳体,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的上部,且所述转动轴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盘。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中间的内部横向开设有风道,所述风道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微型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供电孔,所述供电孔与所述微型风机相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的上表面与所述风道的两端均开设有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转动轴和转动盘,且在转动轴上设有覆盖膜,在覆盖膜的另一端设于拉动块,进而当多余的连接端口没有使用时,转动转动盘,使得转动轴转动,且拉动拉动块,使得覆盖膜从空腔的内部拉出,便于对多余的连接端口进行覆盖,避免在连接端口处产生集尘,对连接端口进行防护,避免在使用时,造成接触不良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风道,且设有微型风机,通过供电孔对微型风机进行供电,使得微型风机开启,进而加快风道内部空气的流动速度,使得热量便于通过通风孔排出,对连接端口进行降温处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和提高连接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丽华,未经伍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907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