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科康复用助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82088.8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8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高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国胜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A47D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科 康复 行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科康复用助行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柱,底板通过支撑柱连接有滑轮,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力杆,弹力杆的内部安装有弹簧,弹力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固定圈的内侧设置有海绵套,固定圈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开口,固定圈的底部缝合连接有布兜,布兜的正面开设有第二开口,布兜的中线处设置有连接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助行装置使用过程中,对儿童的保护不够好,儿童经常会蹦蹦跳跳而且控制不好行走,极有可能撞到自己,安全性不高,其次是助行装置使用起来比较复杂,不够简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科康复用助行装置。
背景技术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的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
但现有的助行装置使用过程中,对儿童的保护不够好,儿童经常会蹦蹦跳跳而且控制不好行走,极有可能撞到自己,安全性不高,其次是助行装置使用起来比较复杂,不够简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科康复用助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安全性不高以及助行装置使用起来比较复杂,不够简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儿科康复用助行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柱,所述底板通过支撑柱连接有滑轮,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力杆,所述弹力杆的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力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内侧设置有海绵套,所述固定圈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固定圈的底部缝合连接有布兜,所述布兜的正面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布兜的中线处设置有连接条。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轮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滑轮呈三角形排列,三个所述滑轮均为万向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板与固定圈均呈圆形,所述底板与固定圈大小一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弹力杆设置有五根,五根所述弹力杆均有分布于底板上,所述底板与固定圈通过弹力杆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海绵套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软质皮革,所述海绵套通过软质皮革与固定圈粘接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布兜由布兜正面的第二开口以及布兜中线处的连接条组成,所述第二开口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开口大小一致且对称于布兜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科康复用助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种一种儿科康复用助行装置,通过设置的固定圈、第一开口、布兜以及第二开口,儿童刚刚学习步行时,可以将儿童从第一开口放入,岔开的脚放入第二开口撑地,使得屁股的位置被布兜包裹,这样儿童可以依靠自身腿部的力量走动,由于滑轮呈三角形排列,三个滑轮均为万向轮,使得滑轮非常灵活不管儿童往哪个方向走动都可以滑动,固定圈可以防止儿童摔倒,此种形式设计的助行装置,科学合理,结构简单,灵活性也比较好,便于儿童使用。
该种一种儿科康复用助行装置,通过设置的弹力杆、弹簧和海绵套,儿童在依靠助行装置学习行走的过程中,由于儿童不怎么会控制行走,经常会蹦蹦跳跳,在儿童蹦起后,落在布兜上,不会有疼痛感,且落下的冲击力也会被弹力杆缓冲掉大部分,若是助行装置撞到墙体或者其他设施时,由于海绵套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软质皮革,海绵套通过软质皮革宇固定圈粘接连接,海绵套可以很好的保护儿童的上半身,避免受到撞击,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国胜,未经高国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820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沉淀的卫生巾加工用喷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冻液用的节能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