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镜驱动装置的防撞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58688.0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9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振;吴承諹;陈周聪;黄芳;上官光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9 | 分类号: | G02B7/09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镜 驱动 装置 撞击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镜驱动装置的防撞击结构,其包括外壳、底座、镜筒以及镜筒驱动装置;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弹性限位件,所述弹性限位件用于抵触镜筒外壁而降低镜筒受到的撞击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透镜驱动装置的防撞击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镜头,需要透镜驱动装置来驱动透镜移动,从而实现变焦。现有的透镜驱动装置一般包括外壳、底座、镜筒以及镜筒驱动装置,其中外壳固定在底座上,镜筒配合于外壳和底座内,镜筒驱动装置驱动镜筒上下移动,透镜则固定在镜筒内而随镜筒移动而移动;镜筒驱动装置一般采用电磁驱动装置,通过通电线圈与磁铁的相互作用来驱动镜筒移动。但是现有的透镜驱动装置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透镜驱动装置在受到碰撞或者被摇晃时会造成镜筒晃动,进而导致外壳或磁铁撞击镜筒,镜筒受到撞击容易产生碎屑,甚至可能导致镜筒损坏而造成透镜脱落,而产生的碎屑会影响透镜驱动装置的使用,也有可能影响后端的图像传感器的成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的防撞击结构,能有效降低镜筒受到的撞击强度。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的防撞击结构,包括外壳、底座、镜筒以及镜筒驱动装置;所述外壳固定在底座上且外壳与底座之间形成一安装腔室;外壳和底座上分别设有外壳通光孔和底座通光孔,外壳通光孔与底座通光孔上下相对;所述镜筒为上下贯穿的中空结构,镜筒活动配合于安装腔室内;所述镜筒驱动装置配合于安装腔室内,镜筒驱动装置驱动镜筒上下移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抵触镜筒外壁的弹性限位件。
所述弹性限位件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多个弹性限位块,各弹性限位块环绕镜筒设置。
各所述弹性限位块二次注塑于底座上。
所述镜筒驱动装置包括线圈和多个磁铁,线圈缠绕于镜筒上,各磁铁分别固定于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弹性限位块的数量与磁铁数量相同,各弹性限位块处于镜筒外侧且分别对应于各磁铁设置,且各弹性限位块的位置设置成:当镜筒外壁抵触弹性限位块时,镜筒不抵触镜筒驱动装置的各磁铁。
各所述弹性限位块的位置还设置成:当镜筒外壁抵触弹性限位块时,镜筒驱动装置的线圈不抵触镜筒驱动装置的各磁铁。
所述弹性限位件为设置在底座上的弹性限位环,该弹性限位环套置镜筒。
所述弹性限位环二次注塑于底座上。
所述镜筒驱动装置包括线圈和多个磁铁,线圈缠绕于镜筒上,各磁铁分别固定于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弹性限位环的位置设置成:当镜筒外壁抵触弹性限位环时,镜筒不抵触镜筒驱动装置的各磁铁。
所述弹性限位环的位置还设置成:当镜筒外壁抵触弹性限位环时,镜筒驱动装置的线圈不抵触镜筒驱动装置的各磁铁。
所述的一种透镜驱动装置的防撞击结构还包括配合于安装腔室内的上弹片和下弹片,镜筒处于上弹片和下弹片之间。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上设置用于抵触镜筒外壁的弹性限位件,这样在镜筒晃动时,弹性限位件可抵触镜筒以避免镜筒受到其他撞击,从而降低了镜筒受到的撞击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外壳1,外壳通光孔11,底座2,底座通光孔21,弹性限位件22,弹性限位块221,镜筒3,镜筒驱动装置4,线圈41,磁铁42,上弹片5,下弹片6,安装腔室S。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86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容引脚剪切装置及电容加工设备
- 下一篇:回收装置和造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