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SMD焊接的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37215.2 | 申请日: | 202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61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梅业;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0;F21V3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韩立峰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smd 焊接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SMD焊接的夹具,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卡接有一组相对称的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右侧面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滑槽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轴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侧面开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侧设有与螺纹孔相适配的正反螺纹杆,所述正反螺纹杆的左端依次贯穿第一滑孔和两个螺纹孔并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该用于SMD焊接的夹具,通过设的第二滑孔、螺纹钉和螺帽,可以利用螺帽和螺纹钉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上夹板进行上下移动,使上夹板和底板之间产生挤压力,利用产生的挤压力实现对焊接板夹紧固定,使焊接板固定的更加稳固,方便焊接板SMD的焊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SMD焊接的夹具。
背景技术
焊接,也称作熔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现代焊接的能量来源有很多种,包括气体焰、电弧、激光、电子束、摩擦和超声波等,除了在工厂中使用外,焊接还可以在多种环境下进行,如野外、水下和太空,无论在何处,焊接都可能给操作者带来危险,所以在进行焊接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焊接给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包括烧伤、触电、视力损害、吸入有毒气体、紫外线照射过度等。
SMD,意为表面贴装器件,它是SMT元器件中的一种,在电子线路板生产的初级阶段,过孔装配完全由人工来完成,首批自动化机器推出后,它们可放置一些简单的引脚元件,但是复杂的元件仍需要手工放置方可进行回流焊,表面组装元件主要有矩形片式元件、圆柱形片式元件、复合片式元件和异形片式元件,在SMD焊接的过程中为保证SMD焊接的质量需要对焊接板进行夹紧固定,因此需要用到夹具装置,而传统的夹具装置结构比较简单,在对不同焊接板固定时不方便调节,夹紧固定时容易造成焊接板的损坏,而且焊接过后降温速度较慢,容易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SMD焊接的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SMD焊接的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SMD焊接的夹具,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卡接有一组相对称的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右侧面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滑槽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轴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侧面开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侧设有与螺纹孔相适配的正反螺纹杆,所述正反螺纹杆的左端依次贯穿第一滑孔和两个螺纹孔并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底板,每个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二滑孔,每个所述底板的上方均设有上夹板,每个所述上夹板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螺纹钉,每个所述螺纹钉的底端均贯穿第二滑孔并螺纹连接有螺帽,每个所述螺纹钉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每个所述弹簧均位于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相对称的第二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镶嵌有散热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正反螺纹杆的右端设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左侧面与正反螺纹杆的右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轮的右侧设有摇把,所述摇把的左端与转轮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正反螺纹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位于正反螺纹杆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上夹板的下方均放置有两个保护垫,两个所述保护垫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底板和两个上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上夹板的上方均设有照明灯,每个所述照明灯的底端均与上夹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设有两组支撑腿,每个所述支撑腿的顶端均与第一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372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缸盖加工冲压机构
- 下一篇:一种膜厚控制装置及磁控溅射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