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微透镜阵列的WDM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35467.1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6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白永杰;孔祥君;杨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兴新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93 | 分类号: | G02B6/293;G02B6/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硕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1 | 代理人: | 尚振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透镜 阵列 wdm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透镜阵列的WDM结构,所述基于微透镜阵列的WDM结构包括光纤阵列、微透镜阵列和准直器阵列,并以微透镜阵列为中心,光纤阵列和准直器阵列分列其两侧;其中,光纤阵列由多根单纤均匀排列而成;准直器阵列由多个准直器均匀排列而成;微透镜阵列由玻璃基底座和均匀排列置于玻璃基底座上的若干微透镜组成,且在玻璃基底座的两侧分设有若干第一滤波片和第二滤波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微透镜阵列的WDM结构,基于集成化的思想,将多次对光整合为一次对光,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相较于传统的膜片式WDM器件,该结构可将一半的准直器替换为成本更低的单纤和微透镜阵列,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微透镜阵列的WDM结构。
背景技术
WDM(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即波分复用,是将多种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在发送端经复用器汇合在一起后耦合到光线路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的技术。
现有的WDM器件多是由三端口器件级联而成,其中每个三端口器件主要由准直器,滤波片所组成。WDM器件在实现方案上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其一是在级联前需要对每个三端口器件进行人工对光操作,但人工成本极高;其二是弃用玻璃管结构,而直接通过滤波片将反射光对准下一级准直器,但对操作人员有着极高的操作要求,且对光效率也十分低下。因此,上述方案在人员成本和对光效率上均存在问题,同时,上述方案都离不开准直器的大量使用,增加了原材料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微透镜阵列的WDM结构,该结构基于集成化的思想,将多次对光整合为一次对光,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相较于传统的膜片式WDM器件,该结构可将一半的准直器替换为成本更低的单纤和微透镜阵列,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
一种基于微透镜阵列的WDM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纤阵列,所述光纤阵列由多根单纤均匀排列而成,相邻两个单纤之间的间距均为第一预设值;
微透镜阵列,所述微透镜阵列包括玻璃基底座,所述玻璃基底座的一侧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第一滤波片,相邻两个第一滤波片之间的间距均为第二预设值;所述玻璃基底座的另一侧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微透镜,相邻两个微透镜之间的间距均为第三预设值;每个所述微透镜的表面贴有第二滤波片;
准直器阵列,所述准直器阵列由多个准直器均匀排列而成,相邻两个准直器之间的间距均为第四预设值;
所述光纤阵列置于所述玻璃基底座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滤波片对向设置;所述准直器阵列置于所述玻璃基底座的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二滤波片对向设置。
可选的,所述微透镜呈半球形。
可选的,所述微透镜的折射率高于所述玻璃基底座,且所述微透镜的焦距与所述玻璃基底座的厚度一致。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第三预设值、第四预设值均相等。
可选的,所述玻璃基底座呈矩形。
可选的,所述光纤阵列中单纤的射光角度与水平线呈预设角度。
可选的,所述玻璃基底座的厚度为预设厚度,所述微透镜的曲率为预设曲率;经过所述玻璃基底座和微透镜的入射光,与经过所述玻璃基底座和微透镜的反射光位于同一焦平面上。
可选的,所述单纤、第一滤波片、微透镜、第二滤波片、准直器的数量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滤波片和所述微透镜交错排列分布。
可选的,所述第二滤波片的尺寸与所述微透镜的尺寸相同且完全包裹所述微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兴新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兴新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354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头戴计算机专用便携工具包
- 下一篇:一种内流场整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