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线路参数测试的快速切换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35334.4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5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陶杰;童鑫;殷忠宁;徐小三;龚建军;万欣;古海生;陈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线路 参数 测试 快速 切换 线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线路测试领域的一种用于线路参数测试的快速切换线装置,包括一次主回路与二次控制回路,一次主回路的输入端通过三相引下线连接待测试线路而输出端通过测试线连接至少一种线路参数测试装置,其接地端接地处理;二次控制回路通过电源线连接交流电源,并通过接触器的触点开合控制一次主回路中待测试线路与线路参数测试装置的导通状态。本实用新型将待测试线路三相引下线接至一次主回路输入端,输出端连接至少一种线路参数测试装置,通过改变二次控制回路的接触器线圈的通断电,可以使得待测试线路三相与需要的线路参数测试装置导通,实现各种装置与待测试线路导通状态的快速、安全切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测试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线路参数测试的快速切换线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的参数测试工作中需要用到各种测试装置,如绝缘电阻测试仪、线路参数测试仪、感应电压测试仪等。在更换测试装置时,需要从测试装置上多次拆接待测试线路的三相引下线。这样至少造成导致:1、手动拆接三相引下线造成总工作时间长,2、频繁触碰三相引下线造成触电风险高。因此,申请人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线路参数测试的快速切换线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线路参数测试的快速切换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线路参数测试的快速切换线装置,包括一次主回路与二次控制回路,所述一次主回路的输入端通过三相引下线连接待测试线路而输出端通过测试线连接至少一种线路参数测试装置,其接地端接地处理;所述二次控制回路通过电源线连接交流电源,并通过接触器的触点开合控制一次主回路中待测试线路与线路参数测试装置的导通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所述一次主回路设有三个输出端,分别通过第一组接线柱连接第一线路参数测试装置、通过第二组接线柱连接第二线路参数测试装置,以及通过第三组接线柱连接第三线路参数测试装置;所述一次主回路通过第四组接线柱连接待测试线路的三相引下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线路参数测试装置包括线路参数测试仪,第二线路参数测试装置包括绝缘电阻测试仪与感应电压抑制装置,第三线路参数测试装置包括感应电压测试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所述接触器设有K1~K8共8个,其中,接触器K1的三个主触点一端分别连接第四组接线柱中的A、B、C三相接线柱,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组接线柱中的A、B、C三相接线柱;接触器K2的主触点一端连接第四组接线柱中的A相接线柱,另一端连接第二组接线柱中的#1接线柱;接触器K3的主触点一端连接第四组接线柱中的B相接线柱,另一端连接第二组接线柱中的#2接线柱;接触器K4的主触点一端连接第四组接线柱中的C相接线柱,另一端连接第二组接线柱中的#3接线柱,#1、#2、#3接线柱之间短接;接触器K5、K6、K7的主触点一端通过导线分别连接第四组接线柱中的A、B、C三个接线柱连接,另一端均通过第三组接线柱连接到第三线路参数测试装置;接触器K8的主触点一端连接第二组接线柱中的#3接线柱,另一端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所述二次控制回路包括电阻R1、R2、R3及具有4个档位的转换开关S、S1、S2,其中,转换开关S的固定端一路连接交流电源输入端,另一路依次连接接触器K2、K3、K4的常闭触点及接触器K8的线圈后,接入交流电源输出端;转换开关S的0档位悬空,1档位通过接触器K1的线圈后接交流电源输出端,2、3档位分别连接转换开关S1、S2的固定端;
转换开关S1的0档位悬空,1档位依次连接接触器K2的线圈与电阻R1后接入交流电源输出端,2档位依次连接接触器K3的线圈与电阻R2后接入交流电源输出端,3档位依次连接接触器K4的线圈与电阻R3后接入交流电源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353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