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14656.0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6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斯琳;余晓智;吴广臣;杜泓飞;陈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上海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申丹宁 |
地址: | 201316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分布式 光伏储能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包括逆变器、集中控制器、多个光伏单元;光伏单元包括箱体,箱体设有单元控制模块和分别与单元控制模块连接的光伏电池、储能模块、DC‑DC转换器、直流输出接口;箱体上设有前级接口和后级接口,每个光伏单元通过自身的前级接口与另一个光伏单元的后级接口连接实现依次连接,接口线缆依次贯穿各个光伏单元的箱体并与每个光伏单元电气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每个光伏单元将输出引至汇流排,独立的光伏单元箱体自行对自身进行检测及控制,集中控制器则对各个光伏单元进行调度控制,实现了布线简洁的分布式储能、分布式控制,简化了部署难度,降低了部署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和储能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化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及储能,即光伏电池板将所接收到的光能转化为电能,然后经过各种变换存储在储能器件中,在需要使用电力的时候再通过控制系统和逆变系统将储能器件内保存或者光伏电池输出的能量变换为所需使用的电力供应源。光伏发电和储能清洁稳定,成为将会成为实现我们未来最基础的能源获取技术之一。
现有的光伏发电及储能系统从施工、安装到控制调整都非常复杂、人工成本高、维护成本高。现有的光伏发电及储能系统由光伏电池板、储能电池柜、逆变系统组成,在安装部署上需要首先安装光伏板,然后将光伏板的输出引至储能电池柜的汇流排,储能电池柜再输出到逆变系统进行逆变转换,具有实施复杂、占地面积大、安全性不高、维护和控制困难等缺点,不适合家庭及一般企业的应用。
为此,有必要设计一款能快速部署、安全可靠、占地面积小并且维护操作容易,适合家庭及一般企业使用的模块化分布式光伏及储能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模块化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模块化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包括逆变器和与逆变器连接的集中控制器,还包括分别与所述逆变器和集中控制器连接的多个光伏单元;所述光伏单元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有单元控制模块和分别与单元控制模块连接的光伏电池、储能模块、DC-DC转换器、直流输出接口,所述储能模块经DC-DC转换器与直流输出接口连接;
所述箱体上设有前级接口和后级接口,每个光伏单元通过自身的前级接口与另一个光伏单元的后级接口连接实现依次连接,接口线缆依次贯穿各个光伏单元的箱体并与每个光伏单元电气连接。
优选的,所述单元控制模块采用低导通内阻的PMOS管来控制光伏电池输出的导通及关断。
优选的,所述单元控制模块通过CAN通信线与所述集中控制器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口线缆包括主电源线、CAN通信线和控制线,所述主电源线与所述储能模块连接,所述CAN通信线和控制线分别都与单元控制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级接口和后级接口都采用防反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单元控制模块和储能模块都设置在光伏电池的背面。
优选的,所述光伏电池设置在箱体的一面,所述单元控制模块和储能模块都设置在箱体中,所述前级接口和后级接口分别设于箱体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储能模块包括赝电容、锂电容或者磷酸铁锂电池。
优选的,所述前级接口和后级接口均为防水接口。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还设有用于指示状态的指示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上海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上海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14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用恒温器配件
- 下一篇:一种蜂窝板专用风暖浴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