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轴向焊缝的埋弧自动焊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10998.5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23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勇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襄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8 | 分类号: | B23K9/18;B23K9/28;B23K9/32;B23K9/12 |
代理公司: | 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4 | 代理人: | 张淼超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轴向 焊缝 自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机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轴向焊缝的埋弧自动焊机,包括支撑板和焊机车,所述焊机车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卡接有施工台,所述施工台的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下杆,所述伸缩杆下杆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插接有伸缩杆上杆,所述伸缩杆下杆的内部插接有限位杆。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工作人员推动连接板,连接板通过滚轮在滑板的内部进行位移,进而对焊管进行位移,从而使得焊管能够进入小直径长管的内部,对小直径长管的内壁进行焊接,从而使得在对小直径长管进行焊接时,工作人员能够将焊管伸入小直径长管的内部,通过连接板和滑板对焊管进行支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机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轴向焊缝的埋弧自动焊机。
背景技术
自动焊机是建立在电动机控制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PLC控制技术及数控制技术等基础上的一种自动焊接机器,自动焊机主要由工件自动上料、下料机构,工件工位自动转换机构,工件自动装夹机构,以及工件焊接过程自动化系统,系统集成控制等组成,对于一套自动焊机,根据工件的焊缝形式和尺寸大小,需要设置不同的上下料机构,对于一套自动焊机,根据工件的焊缝形式和尺寸大小,需要设置不同的上下料机构。考虑到中国的国情以及国内大多数企业的成本承受力,很多企业依然选择人工上下料。
埋弧自动焊机在进行焊接工作时,传统埋弧自动焊机小车只能焊接管件的外壁或大直径管件的内壁,而对于小直径长管内壁的轴向焊接小车无法进入,导致在对小直径长管内壁进行焊接时,焊接困难的问题,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轴向焊缝的埋弧自动焊机,具有能够对小直径长管内壁进行焊接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轴向焊缝的埋弧自动焊机,包括支撑板和焊机车,所述焊机车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卡接有施工台,所述施工台的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下杆,所述伸缩杆下杆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插接有伸缩杆上杆,所述伸缩杆下杆的内部插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贯穿至伸缩杆上杆的内部,所述伸缩杆上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部卡接有电焊机,所述电焊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焊管,所述焊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焊头,所述连接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中部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孔洞,所述焊管延伸至孔洞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杆上杆插接在伸缩杆下杆的内部,从而使得伸缩杆上杆能够在伸缩杆下杆的内部进行伸缩,由于电焊机通过连接架与伸缩杆上杆固定连接,进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焊接件的焊接位置对电焊机进行高低调节,在完成调节之后,工作人员将限位杆插接至伸缩杆下杆的内部,使限位杆的一端贯穿至伸缩杆上杆的内部,即可对伸缩杆上杆起到限位作用,进而防止伸缩杆上杆在伸缩杆下杆的内部进行位移,当焊头在对小直径长管进行焊接时,由于焊管插接在连接板的内部,使得工作人员推动连接板,连接板通过滚轮在滑板的内部进行位移,进而对焊管进行位移,从而使得焊管能够进入小直径长管的内部,对小直径长管的内壁进行焊接,从而使得在对小直径长管进行焊接时,工作人员能够将焊管伸入小直径长管的内部,通过连接板和滑板对焊管进行支撑,不需要工作人员的双手对焊管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杆,所述把手杆的中部套接有橡胶护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护套套接在把手杆的中部,工作人员手握橡胶护套从而便于对连接板进行推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护套的长度为25厘米,且所述橡胶护套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滑纹的设置,能够增大工作人员手掌与橡胶护套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防止脱手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襄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襄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109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水循环利用的离子交换柱
- 下一篇:一种自动灌装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