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山地光伏电站固定式双立柱光伏支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7003.6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4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范广铖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广铖 |
主分类号: | H02S20/10 | 分类号: | H02S20/10;H02S20/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地 电站 固定 立柱 支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光伏板支撑结构技术领域,山地光伏电站固定式双立柱光伏支架结构,前立柱和后立柱的顶端分别通过铰接转接件连接斜梁,斜撑柱的第一端通过铰接转接件连接在后立柱的下段,斜撑柱的第二端通过铰接转接件连接在斜梁的中部;转接角钢组件下壁通过螺栓组件安装在斜梁上,转接角钢组件上壁通过螺栓组件与檩条组件连接,檩条组件沿山地东西坡方向随坡向直线设置,檩条主体的底部具有与转接角钢组件连接的安装板,每个檩条组件中多个檩条主体首尾相邻直线排列,在相邻两个檩条主体的首尾连接处所述檩条连接板和檩条压板通过螺栓对夹的安装在檩条的正面和背面,使相邻两个檩条主体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光伏板支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山地光伏电站固定式双立柱光伏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光伏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光伏电站建设用地越来越少,由于常规的固定式光伏支架结构无法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故而在同等面积内无法有效的根据需求增添光伏结构,并且其支架结构非常复杂,安装繁琐而且连接稳固性较为有限,故而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
光伏支架作为光伏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在满足基本的使用条件下进行精细化设计,进行支架的最合理设计也受到越来越多设计工程师的关注。因山地地形因素,光伏支架结构的整体设计成为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山地光伏电站固定式双立柱光伏支架结构,解决檩条长度不够及檩条安装出现锯齿形问题,还可解决支架檩条与斜梁直接搭接导致檩条与斜梁装配面贴合不紧、有空隙夹角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山地光伏电站固定式双立柱光伏支架结构,包括若干组前立柱、后立柱、斜撑柱和斜梁、以及4个檩条组件和转接角钢组件,其中前立柱的高度小于后立柱,前立柱和后立柱的顶端分别通过铰接转接件连接斜梁,所述斜撑柱的第一端通过铰接转接件连接在后立柱的下段,斜撑柱的第二端通过铰接转接件连接在斜梁的中部,前立柱和后立柱的下端均连接有底脚角钢;
所述转接角钢组件包括两个横截面为“L”形的单体角钢,两个单体角钢通过螺栓组件可拆卸连接,使转接角钢组件形成“C”形结构,该转接角钢组件下壁通过螺栓组件安装在斜梁上,转接角钢组件上壁通过螺栓组件与檩条组件连接;
所述檩条组件沿山地东西坡方向随坡向直线设置,檩条组件包括多个檩条主体、檩条连接板、檩条压板,其中檩条主体的顶部具有用于支撑光伏板的斜面,檩条主体的底部具有与转接角钢组件连接的安装板,每个檩条组件中多个檩条主体首尾相邻直线排列,在相邻两个檩条主体的首尾连接处所述檩条连接板和檩条压板通过螺栓对夹的安装在檩条的正面和背面,使相邻两个檩条主体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脚角钢下端具有插入灌注桩内的预埋钢桩顶板,前立柱和后立柱分别通过底脚角钢连接在插入灌注桩内的预埋钢桩顶板上。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解决檩条长度不够问题,以及檩条安装出现锯齿形问题,本光伏支架结构可先确定前立柱位置,后立柱沿着地面(山坡)斜面移动,后立柱可根据地面(山坡)坡度调整。采用前后双立柱即南北双立柱的桩基形式,可有效控制工程量和施工精度,降低山地光伏电站的投资成本和提高项目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山地光伏电站固定式双立柱光伏支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山地光伏电站固定式双立柱光伏支架结构布置在山坡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山地光伏电站固定式双立柱光伏支架结构布置在山坡面时布置角度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广铖,未经范广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70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