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动脉弓三分支动脉灌注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6698.6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9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冯耀光;龙超众;雷正文;刘赞;王婷;王跃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A61M25/10 |
代理公司: | 衡阳雁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1 | 代理人: | 龙腾;黄丽 |
地址: | 42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脉弓 分支 动脉 灌注 | ||
主动脉弓三分支动脉灌注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主灌注管,所述主灌注管的后端连接有灌注接头,所述主灌注管的前端分岔形成三根灌注分支管;所有灌注支管上均设有用于控制管路通断的夹子,用夹子夹紧灌注支管后,该灌注支管管路中的血流将被阻断,所有灌注支管的前端均设置有水囊,所述水囊通过往灌注支管后端延伸的管路分别连接有注水接头。利用上述主动脉弓三分支动脉灌注管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实施头臂干动脉灌注+左颈总动脉关注+左锁骨下动脉灌注,减轻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并发症,并可缩短了患者脑部及双侧上肢、椎动脉的停循环时间,进而减轻患者因停循环导致的器官损伤,有利于术后恢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主动脉弓三分支动脉灌注管。
背景技术
主动脉弓部置换已成为目前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的标准手术方式,手术过程中需要实施低温停循环,停循环过程中脑、脊髓及内脏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一般采用右侧腋动脉插管行选择性脑灌注作为脑保护手段,灌注血液通过大脑动脉环重新分配和代偿,以维持脑的血液供应。应当指出的是,虽然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具有更长的停循环安全时限,但其同时也伴随着内环境紊乱、凝血功能损害及器官损伤的问题。在深低温停循环的过程中,单侧脑灌注在患者Willis环不完整的情况下所导致的术后神经功能障碍问题(如术后清醒延迟、暂时性脑功能障碍问题)不可忽视,另外,停循环过程中双侧上肢及椎动脉可能受到缺血缺氧的损伤,这对于病人术后恢复非常不利。
一般情况下主动脉弓大弯侧的发出三根血管:头臂干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其中,头臂干动脉给右侧大脑半球和右侧面部、椎动脉、胸廓内动脉、心包、甲状腺供血,左颈总动脉给左侧大脑半球、左侧的面部供血,左锁骨下动脉给左侧上臂、腋下椎动脉、胸廓内动脉、甲状腺供血。如果能有一种器械帮助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通过主动脉弓大弯侧三分支动脉实施灌注,缩短停循环时间,那么对于改善术后神经功能障碍以及术后恢复非常有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动脉弓三分支动脉灌注管,在停循环的过程中,借助该灌注管可经患者主动脉弓大弯侧的三根血管对相应器官实施灌注,进而改善术后神经功能障碍以及器官缺血损伤的问题,以利于术后恢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主动脉弓三分支动脉灌注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灌注管,所述主灌注管的后端连接有灌注接头,所述主灌注管的前端分岔形成三根灌注支管;
所有灌注支管上均设有用于控制管路通断的夹子,用夹子夹紧灌注支管后,该灌注支管管路中的血流将被阻断,所有灌注支管的前端均设置有水囊,所述水囊通过往灌注支管后端延伸的管路分别连接有注水接头。
优选地,所述灌注支管的前半段的管壁中内嵌有钢丝网增强层,所述钢丝网增强层的最前端距灌注支管的前端面有一段距离。
或者,所述灌注支管的前半段的管壁中内嵌有钢丝,所述钢丝沿灌注支管的长度方向螺旋延伸,所述钢丝的最前端距灌注支管的前端面有一段距离。
其中,所述灌注支管前端面与其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从而在所述灌注支管的前端形成尖头。
其中,所述夹子为塑料材质的罗伯特管夹。
进一步地,所述水囊与灌注支管焊接成一体,所述水囊的轴向长度为2cm-4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66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