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机电机端轴承快速设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6637.X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5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麦艮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亿宏邦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H02K1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何艳娥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机电 轴承 快速 设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机电机端轴承快速设定结构,包括第一安装盘以及第二安装盘,第一安装盘的轴心处开设有通孔,第一安装盘的轴心处还固定连接有固定圈,且通孔位于固定圈内;以固定圈的轴心均匀设置有四个夹持板,且夹持板的背端固定连接有套杆,且套杆滑动连接于套管,且套管与固定圈的内壁固定连接,套杆以及套管上均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夹持板以及固定圈固定连接;第二安装盘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推柱,推柱上开设有滑孔;通过夹持板对轴承本体的初步夹持,然后再将第一安装盘安装在电机上,在通过第二安装盘的配合使用,便可将轴承本体快速压入电机轴上,提高了产品的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轴承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速机电机端轴承快速设定结构。
背景技术
在高速机组成中,需要使用到轴承作为组装的转动承接件保证转动的平稳性,部分区域的轴承组装由于组装区域存在障碍物或位于较深槽口内,导致轴承的装配难度高。
如高速机电机端轴承,电机的电机轴为驱动力的输出部件,现阶段采用人工利用胶棒进行轴承的装载,装配效率低,且使用敲入方式容易损坏电机轴;
综上所述,本申请现提出一种高速机电机端轴承快速设定结构,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机电机端轴承快速设定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系统性高,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机电机端轴承快速设定结构,包括第一安装盘以及第二安装盘,所述第一安装盘的轴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安装盘的轴心处还固定连接有固定圈,且所述通孔位于固定圈内;以所述固定圈的轴心均匀设置有四个夹持板,且所述夹持板的背端固定连接有套杆,且套杆滑动连接于套管,且所述套管与固定圈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套杆以及套管上均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夹持板以及固定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盘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推柱,所述推柱上开设有滑孔。
优选的,还包括插孔以及插杆,所述第一安装盘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插杆,且所述第二安装盘上均匀开设有四个插孔,且所述插杆与插孔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套管为圆柱形空腔结构,所述套杆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套管内。
优选的,所述夹持板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盘以及第二安装盘均为圆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安装盘、第二安装盘、固定圈、夹持板、套管、套杆以及弹簧的相互配合,通过夹持板对轴承本体的初步夹持,然后再将第一安装盘安装在电机上,在通过第二安装盘的配合使用,便可将轴承本体快速压入电机轴上,提高了产品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安装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管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安装盘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安装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安装盘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第一安装盘;110、插杆;120、通孔;200、固定圈;210、套管;220、套杆;230、弹簧;240、滑块;250、夹持板;300、轴承本体;400、第二安装盘;410、插孔;420、推柱;430、滑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亿宏邦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亿宏邦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66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交流电源适配器
- 下一篇:用于CPGA陶瓷封装的隔离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