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清广角车载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6025.0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0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许小玉;王显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森英光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G02B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47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广角 车载 镜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清广角车载镜头,涉及车载镜头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镜头外框,所述第一镜头外框的内表面的螺纹连接有第二镜头外框。该高清广角车载镜头,通过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依次按物体方向的设置,起到了可以有效的消除光线的各种像差的作用,达到了使镜头视场角度达到94度,水平角度125度,对角角度在155度的目的,通过透镜采用全玻璃材质的设置,和玻璃与塑料结合等方案相比不管高温与低温镜头的性能不受影响,有效的控制镜头的长度在14mm,且视场角为94度,光圈数F/NO2.0,确保大光圈,晚上高亮度,起到了能够减小玻璃镜片的加工难度的作用,达到了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镜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清广角车载镜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早有各种各样的定焦镜头应用于监控系统中,小型电视监控摄像机的出现和应用也已有20到30年的历史了,有多种多样规格型号的微型摄像镜头与其配套。它们的性能指标良莠不齐,大多数属于低档产品,性能指标低,虽然有些能达到高清的要求,但是在监控小空间时高清晰广角中有许多缺陷,在同时满足有高分辨率、大相对孔径、日夜共焦、低畸变等优点时,往往需要更高成本,而且适应的光谱范围较窄,只能在480nm到700nm 的白昼光线条件下使用,图像畸变量大,图像畸变与现实景象画面差变大,真实性差。鱼眼镜头是一种极端的广角镜头,为使镜头达到最大的摄影视角,其前镜片的直径呈抛物状向镜头前部凸出,鱼眼镜头的视角力求达到或超出人眼所能看到的范围,因此,鱼眼镜头与人们眼中的真实世界的景象存在很大的差别,目前应用于行车的记录仪镜头,视场角均小于160度,视场角有限且不能应用于全景摄像记录,分辨率只有3百万像素,已无法满足现行8 百万像素超广角全景行车记录仪的需求,所以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了现有技术的攻关课题。
现有技术中,市场上的车载镜头,镜头的视场角度在80到90度之间,水平角度100度,对角角度在110度,但是由于角度偏小,而且车载镜头的光圈很小,晚上亮度不够,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不利于拍摄记录。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清广角车载镜头,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清广角车载镜头,包括第一镜头外框,所述第一镜头外框的内表面的螺纹连接有第二镜头外框,所述第二镜头外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三镜头外框,所述第三镜头外框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第四镜头外框,所述第四镜头外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五镜头外框,所述第一镜头外框的内部卡接有平面保护镜,所述第二镜头外框的内部通过透镜支架与第一透镜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镜头外框的内部通过透镜支架与第二透镜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镜头外框的内表面通过透镜支架分别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固定连接,所述第五镜头外框的内部通过透镜支架分别与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透镜为前凸后凹帽子形状的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前凸后凹形状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前凸后平形状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双凹形状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均为双凸透镜。
可选的,定义Nd1、Nd2、Nd3、Nd4、Nd5、Nd6分别表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的d光折射率,所述Nd1, Nd2,Nd3,Nd4、Nd5、Nd6满足如下条件:1.5≤Nd1≤1.7,1.3≤Nd2≤1.6, 1.8≤Nd3≤2.0,1.8≤Nd4≤2.0,1.6≤Nd5≤1.8,1.5≤Nd6≤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森英光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阳森英光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6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